医院洗衣房设备招标地巾清洗消毒机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
-
¥168000.00
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YY/T 0506 .2016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公用纺织品清洗质量要求(SB/T 107862012)等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以及医疗布草类型、成分、规格与克重的分析、布草的污渍性质分析、洗涤工艺对水质、化料、设备、主要工艺、洗涤程序、以及洗涤故障的处理选择,是医院洗衣房科学合理布局的主要依据。
对洗衣房的建筑布局控制、人流物流气流控制、设备控制、工艺流程和过程控制,杜绝医疗织物交叉污染渠道,均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
医洗厂/房设计理念及要求设计理念
A、设计规范化:应充分考虑洗衣房运营的效率、能源节约、以及环保政策合规。
B、规划化:从初立项到项目落地,整个过程需要化设计和测算。
C、工程系统化:无论是土建、还是设备设施的就位、安装,需要出具完善的施工系统图,确保工程的品质。
设计要求
A、要规划好“两区三通道”,即净区、污区、工作人员通道、医用织物接收通道、医用织物发放通道。
B、其次,要做到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C、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完全隔离屏障。使洗衣房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的全封闭式、实质性隔断,除分别开设通道门供人员进出和物品由污到洁运送外,两区之间空气不能对流。
D、洗涤和烘干设备应选用经国家检测合格、有加热功能的洗涤和烘干设备,宜选用卫生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
卫生行业标准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是我国次发布,对医用织物洗涤场所建筑布局的要求体现了规范性、功能性和整体性的特点。隔离式双扉医用洗衣机在设计过程中,外部环境设计要求要优良,环境地理的位置、通风条件、采光条件等需符合卫生要求;内部环境的区域划分以及人流、物流通道与路径的设计既要通畅,又要达到卫生隔离与防范生物污染风险的需要;功能区域设计面积要足够,各功能用房设计要,应尽可能满足工作条件、设备安装条件等的需求,并预留扩容的空间。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各环节的监管,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为建设建筑布局规范化、装备现代化、管理精细化、技术精益化的医院洗衣房或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构建优良的基础。在验收过程中,需要水、电、汽等设施运行良好,消防和污水排放通过验收,以确保生产、消防安全和环保达标。
①整体要求:洗衣房建筑面积和硬件设施均应与医院的规模、性质、任务相适应,并兼顾未来发展规划的需要。
②功能要求:设有两区(污染区和清洁区)、两车(污车即回收车、洁车即下送车)、三通道(工作人员通道、织物接收与发放通道)。污染区内应设有医用织物接收与分拣间、洗涤消毒间、污车存放处和更衣(缓冲)间等;清洁区内应设置烘干间,熨烫、修补、折叠间,储存与发放间、洁车存放处及更衣(缓冲)间等。
③管理要求:分别设有人流、物流通道;物流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手术鞋易导致环境的交叉污染 医用手术鞋是手术室人员以及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更换的,在手术过程中经常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排泄物等,大大增加手术感染风险。
手术鞋清洗消毒机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医院感染常见细菌、致病性真菌和细菌芽孢,对于存在消毒不导致的交叉感染问题,有着显著改善和降低风险的作用;
稳定85-95℃高温消毒,A0值≥3000能更好地满足医用鞋湿热消毒的检测指标。
能够充分满足耐酸耐碱耐高温的严谨消杀要求,使得洗涤介质、温度、浓度等关键因素实现在洗涤过程的有效控制。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为切实做好手术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减少手术感染,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感染措施,降低手术室的无菌切口感染率 。充分发挥每一名医务人员组织、管理、协调、保障作用,使手术室感染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对手术鞋的集中消毒管理,一人一穿一消毒,既做到了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不被污染,也了手术室环境洁净,对规范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手术鞋清洗消毒可以有效解决和降低由手术鞋清洗不干净消毒不所引发的感染。
为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有效消毒结果,配备医疗用品(手术鞋)湿热清洗消毒机可对手术鞋进行清洗、消毒、烘干一体化处理,即洗即用。
热(heat)分为湿热(moistheat)和干热(dryheat)两大作用因子,是应用早、使用广泛的物理消毒因子。热力消毒法是通过加热使介质上的微生物升温,终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1.干热消毒器(灭菌器)
干热消毒是利用热空气或直接加热的方式作用于消毒对象。常见干热消毒方法有烘烤、红外线照射、焚烧和烧灼等
干热作用机制:干热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发生氧化、变性、炭化,或使其电解质脱水浓缩,引起细胞中毒,以及破坏其核酸,终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干热灭菌所需温度高,时间长。灭菌参数为:150℃,150min;160℃,120min;170℃,60min;180℃,30min。
2.湿热消毒器
湿热是指由液态水或加压蒸汽所产生的热。湿热对物品的热穿透力强,蒸汽中的潜热可以迅速提高被灭菌物品的温度。常见湿热消毒器有煮沸消毒器、流通蒸汽消毒器、巴氏消毒器、压力蒸汽灭菌器、间歇灭菌器等。
湿热作用机制:湿热使微生物的蛋白发生变性和凝固,核酸发生降解,细胞壁和细胞膜发生损伤,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湿热蒸汽存在潜热(每克水在100℃时由气态变为液态可放出529cal的热量),能迅提高被灭菌物品的温度;湿热灭菌效果好,干热灭菌150℃150min,湿热121℃仅需15min。
医疗洗消是指针对医院的手术器械、手术衣、手术敷料,以及医院床单被套、白大褂、护士服、病员服等医疗器械、物品和医用织物等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它是医院“院感控制”的核心,也是确保医护人员和广大病患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医疗洗消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包括“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医疗硬器械消毒供应、医疗软器械消毒供应”三个方向。
医疗区域消毒供应中心和医用布草区域洗涤中心建设方案解决了医用被服、手术服及儿童被服等物品收纳、洗涤、消毒、烘干、熨烫、分发等追踪。完全符合国家卫计委《医用织物洗涤消毒规范》WS/T 508-2016 及相关消毒供应管理规范要求,并通过 ISO 9001 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
严格按照分类、分区,隔离洗涤。医疗布草洗涤方案严格隔离洗涤,杜绝二次污染,不同种类织物隔离洗涤:工服、病员服、母婴服、重污织物、传染类织物严格分装、分区洗涤。污区投放、洁净区取件:单向流程操作,污区投放、洁净区取件,完全物理隔离,避免洗涤过程中织物的二次污染。
感染性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原则
1.应遵循先洗涤后消毒原则。
2.根据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应分机或分批洗涤、消毒。
3.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不应与其他医用织物混洗。
4.手术室的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宜单洗涤。
5.布巾、地巾宜单洗涤、消毒。
6.宜选择热洗涤方法。选择热洗涤方法时可不作化学消毒处理,热洗涤方法按附录A执行。
7.所有脏污织物的洗涤方法应按洗涤设备操作说明书和附录A执行。
8.若选择化学消毒,消毒方法应按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和WS/T 367执行。
9.不宜手工洗涤。宜采用专机洗涤、消毒,热洗涤方法;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
设备。
10.机械洗涤消毒时可采用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程序。
11.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感染性织物的,应在密闭状态下直接投人洗涤设备内。
12.对不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宜在预洗环节同时进行消毒处理
13.对需实施消毒处理的医用织物宜选择在预洗环节完成。在选择含氯消毒剂等腐蚀性较强的 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时,为尽量减少对织物的损害,应预先确定大可接受水平即适宜的有效浓度.
14.对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应热洗涤消毒方法,并根据需要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时间.对耐热的感染性织物,应热洗涤消毒方法,并根据需要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时间。
15.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消毒处理可在预洗或主洗中的一个环节进行,不作重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