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CM高檫木小苗,花楸树
-
面议
檫木(拉丁学名:Sassafras tzumu(Hemsl.) Hemsl),又名檫树(浙江、江西),南树、山檫(浙江),青檫(安徽),桐梓树、梨火哄(福建),梓木、黄楸树(湖北),刷木(广东封川),花楸树(云南镇雄、四川),鹅脚板(云南威信),半风樟(广西)。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达2.5米。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不耐阴。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根或茎、叶可入药,也用于造船、水车及家具。种子含油主要用于制造油漆;树皮及叶入药,有逐湿,散瘀之效。
选地
檫树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2-20℃,造林地一般在海拔800米发下,向阳山坡。适宜土层深厚、通气、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凡属酸性红壤或微酸性黄壤等土类如红壤土、黄壤土、沙壤土,黑沙土及其它类型的填方土等,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均适宜栽种檫树。
整地
檫树整地采用大穴或水平撩壕等整地方式。穴大50×50×30厘米或40×40厘米的水平环山壕沟。有条件的地方先施放基肥,每穴放入0.25公斤的过磷酸钙等其它钾肥,与土壤拌匀,准备造林。
整形修剪
檫树为强阳性树种,自然整枝明显,不需整形修剪。檫树嫩枝或新梢受损伤后,在气温高,阳光直射时,树皮易产生日灼。大枝折断、病菌随雨水从伤口进入树心,常致心材腐烂变质。
根系好通气,怕渍水和土层板结。主根被切断不易再恢复,但能促使侧根发达。檫树属混合花芽,早春先花后叶。幼苗不耐严寒和霜冻,苗期常因霜冻而枯梢。
施肥
檫树林地,一般属酸性红壤与黄壤。这类土质较为瘠薄,粘性重、蓄水保肥性能差。因此,施肥、抚育管理十分重要。幼林期间要全垦深翻埋青,或以耕代抚间种豆类和绿肥。达到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透气和蓄水性能,有利根系伸展,促进幼林生长。
檫木(学名:Sassafras tzumu),为樟科檫木属植物,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包括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江苏、四川、云南与浙江等地。本种生长速度快,木质坚韧,为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树干端直;椭圆形或卵形叶子互生,全缘或一边分裂,或上部三裂、下部有白粉,羽状脉,基部一对侧脉发达;早春开花,其后再长叶子,花两性,总状花序生于叶腋;蓝黑色椭圆形核果秋季成熟,有白粉,果柄上部肥大成红色棒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