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春雨问题少年教育早恋教育学校
-
面议
青少年群体
叛逆少年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
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当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计较行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极端的事情,诸如长期在网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讨、赌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等。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应尽量给予表扬。
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方面要靠外部教育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自身的调节和改变也很重要。
1 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
2 面对学习上的失败要进行正确的归因;
3 全面评价自我,恢复自尊与自信;
4 扬长避短,重新设计,塑造自我。
5 能适应环境,不被社会一些不良因素所影响。
帮助厌学症学生矫正厌学症,要矫治其厌学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僵化的心灵,要爱得真,爱得深,爱得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