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回收钴酸锂三元电池正极片废料工厂
-
¥188.00
采用原位拉曼光谱及碳、氧的同步辐射近边吸收边结构验证了草酸根阴离子基团的可逆变化;进一步的理论计算给出了该新型正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该研究发现了具有阴阳离子双重电化学活性的新型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对研发基于多电化学活性中心的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市场盘子的迅速增大,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竞相进入正极材料行业,并掀起扩产热潮。中银证券认为,目前正极材料市场供需格局相对平衡,但厂商大规模扩产可能加深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或出现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如何立足眼前,提升竞争力,同时谋划布局,构筑起稳固的发展护城河,将考验行业内每个参与企业的战略智慧和雄心。
作为近年来快速成长的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新星,丰元股份在破解上述发展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公开资料显示,丰元股份2022年底正极材料产能将达14万吨(磷酸铁锂12.5万吨、高镍三元1万吨、普通三元0.5万吨),相较于2021年的1.7万吨产能,同比增长超7倍。到2025年,公司规划正极材料及配套产能将迅速扩大到70万吨,这其中除了正极材料规划产能增加至35万吨(磷酸铁锂30万吨、高镍三元4.5万吨、普通三元0.5万吨)外,还将在上游规划新增配套项目产能35万吨(磷酸铁30万吨、碳酸锂5万吨)
总体来说,是基于丰元股份近年来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成功实践和对行业前景的持续看好。年报显示,2021年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4.78%,净利润增长281.80%,产品兼具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两种主流系列,不仅可以大化满足客户需求,还可根据技术路线变化快速响应切换
产业链上游,今年8月,丰元股份全资子公司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山东东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控股子公司,在山东枣庄规划运营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此外,公司在云南规划了年产20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碳酸锂项目
在技术研发方面,丰元股份同样准备充分。依托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共建的中科丰元高能锂电池材料研究院,丰元股份成功突破了高镍制备技术壁垒,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具备高镍三元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