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商品详情产品参数

本次引种的杂交马褂木为南京林业大学已故叶培忠教授根据南京林业大学内的庐山种源的中国鹅掌楸(母本)与20世纪30年代引种在明孝陵园内的北美鹅掌楸(父本)进行杂交而得。通过汤庚国、袁发银等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的推选,张家港市保谊园2000年开始引种,并获成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扦插实验,取得了较高成活率,这为本市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基础。

危害马褂木,病害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多在主侧脉两侧,初为褐色小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黑褐色其外部色较浅,边缘为深褐色,病斑周围常有褐绿色晕圈,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
病原为Gloeosporium sp ,属半知菌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圆孢属。分生孢子盘无刚毛,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胞,内含1-2个油球。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株及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从寄主的伤口或气孔侵入,在梅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严重。药防:发病期喷施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续2-3次。

“马褂木”在第四纪冰川时遭大面积灭绝,以后在日本、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的白垩纪地层中均发现化石,但仅在我国的南方和美国的东南部发现有这种植物的活体,因此,它是一种十分的古老孑遗植物;它们对于研究东亚植物区系和北美植物区系的关系,对于探讨北半球地质和气候的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广西师范大学植物李伯林鉴定,这种叶子像马褂的高大植物学名叫鹅掌楸(外形像鹅掌),是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因其叶片的外形又非常像马褂,故又俗称“马褂木”。
鹅掌楸又称马褂木、鸭脚木、枫荷树等,其叶形犹如鹅掌而得名,又如中国的古装“马褂”,故俗称马褂木。鹅掌揪树姿雄伟,叶形奇特,花朵美丽,秋叶金黄,是优良的观赏树种。对二氧化硫和氯气抗性较强,园林中多作行道树和景观树应用。因其花形酷似郁金香,故被欧美称为“中国的郁金香树”(Chinese Tulip Tree)。
刘玉壶教授(1917-2004)是我国的木兰科系统分类学家,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1942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森林系(今南京林业大学),先后在原中央大学森林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研究所和华南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研究工作。从1985年起担任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他多年从事木兰科植物的研究,在木兰科系统分类学方面有较高造诣,对木兰科植物的起源、进化及地理分布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发表新分类群2属28种2变种,并有创见地提出了木兰科分类新系统。同时,他还他的课题组在广州华南植物园建立了全世界种类多的木兰科植物种质保存基地——木兰园,共迁地保存木兰科植物11属、130多种,为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和进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87年10月,我曾陪同刘老的助手来楠木坪采集了“鹅掌楸王”的种子,引种到华南植物园的木兰园。如今“鹅掌楸王”的子孙在木兰园已长成参天大树,陪伴着竖立在木兰园中刘玉壶教授的塑像健康成长!
马褂木可以和青冈、苦槠、松类等混交造林。
造林抚育:

1、选地。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温暖避风的沟谷地或平缓的山坡中、下部。

2、整地造林。造林地在秋末冬初劈山炼山后挖穴,穴径50-60厘米,深40-50厘米,株行距2.5×2.5米,或2×2米,每亩106-166株。第二年早春回表土造林,栽植时要苗正、根舒,泥土和根系紧密接触,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

3、抚育。造林后应连续抚育3年,中耕除草,施肥埋青或套种豆类。从造林后的第3年冬开始要适当整枝,促进树干生长。树冠郁闭后分次疏伐。

名称马褂木苗,马褂木袋苗,马褂木地苗,鹅掌楸苗
价格1.00 元
品牌福新苗圃
地区广东佛山
联系刘福生
关键词定做马褂木苗,平顶山马褂木苗,定做马褂木苗,马褂木苗服务
园林用途行道树
冠幅100cm
树龄1年
主要观赏部位观花
类别观花类
生长环境露地
落叶与否落叶性
是否古树
是否移植苗
树型垂枝形
树形垂枝形

为你推荐

进店 拨打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