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新苗圃杜英大袋苗,桐庐县定做杜英杯苗规格
-
面议
小苗病虫害防冶
山杜英小苗期间病害基本无发生,发现的虫害主要有铜绿金龟子、大蟋蟀成虫、蚜虫以及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等。若有铜绿金龟子危害,可振落捕杀,或用5%氯氰菊酯稀释1500~2000倍液均匀喷杀。若有大蟋蟀成虫危害,在苗圃地里投毒饵诱杀。若有蚜虫危害,可用5%氯氰菊酯稀释1500~2000倍液均匀喷杀,在蚜虫发生初期喷药效果好。若有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用肤喃丹均匀撒施于苗床。青钱柳
苗木出圃
山杜英播种后,经过半年的培育,营养袋小苗达到Ⅰ级苗(高度大于35cm,地径大于0.50 cm,有5条以上分枝)、Ⅱ级苗(高度在25~35cm之间,地径在0.40~0.50cm之间,有3~5条分枝)的要求,并且营养袋小苗的营养土要粘实完整,苗木生长健壮、叶有光泽、无病虫害。可移植出圃培育大苗或造林。苗木运输时要遮荫保湿,用筐分装,每筐50株,装车不超2层。没有及时出圃的营养袋小苗,要搭建荫棚进行移袋炼苗。
乡土树种山杜英播种育苗技术
1 播种前的准备
种子处理
选择生长旺盛山杜英大树上的果穗,观察在果实成熟变紫黑色时采摘。将采摘回来的果实放入水中清洗去掉枝条、坏果等杂质后,用清水浸泡1~2d,捞出果实,搓去果皮与果肉,用清水洗干净。在通风的室内进行阴干后即可播种。阴干的时侯要用耙子轻耙种子,尽量铺薄,一般厚度以不重叠种子为宜,并每隔2~4h翻动1次。山杜英果实去掉种皮后,种子千粒重260~280g。山杜英种子好随采随播,不能长时间贮藏,否则发芽率将大大降低。新鲜种子发芽率可达到75%以上。如不能及时播种,要将种子用湿沙贮藏到第2年春季播种。用湿沙贮藏要注意铺1层沙铺1层种子,尽量铺薄,浇水保持湿润。
2 播种地整理
育苗地应该选择运输便利、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通讯电力设施的地方。土壤以红壤、红黄壤为主,并且疏松、不易积水的园地。播种地深翻30cm,打碎细耙后,同时施饼肥500kg/667m2作基肥。筑床作畦,畦宽100~120cm,畦高20~25cm,如果苗床有土粒要打碎,畦面要保持平整细致。然后用50%的丁草胺化学除草剂800倍液均匀喷洒苗床。
杜英花的病害及其防治
叶枯病
患病后的主要症状:出现叶斑或枯叶现象。出现叶枯病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选择药剂进行救治。学则布托津可湿性粉剂,或者杀枯净可湿性粉剂、百菌清等药剂进行喷洒,消除病患。
日灼病
日灼病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发病的表现为树皮木质出现裂痕,大风天气时易折断。预防的措施主要是种植时要注意种植密度,距离不要过远。并保护树木的主干不要受到曝晒,可行的办法是用草绳将树干缠绕,进行保护。
猝倒病
患病后的主要症状:杜英花植株突然出现倒伏,植株出现黑褐色。猝倒病多是由于病菌侵入引起的。病菌通过土壤入侵幼苗根茎,造成幼苗像地面倒伏。也就是我们说的猝倒现象。另外,已经木质化的植株患病表现和幼苗不同,多为枯萎,而且如果生长环境潮湿,产生病害的植株位置会产生粉红色的病菌菌落。
针对幼苗的发病,建议采用药物治疗,喷洒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敌克松等药剂,进行杀菌灭菌。因为猝倒病具有传染性,为了减少损失,更好地控制病情,应及时的将病株处理掉,防止传染健康的植株。所有的发病都应从开始就做好预防工作,为此,在初种植时期,建议进行土壤消毒,杀灭病菌。
苗木猝倒病是由土壤中的立枯线核菌引起。病菌多从表层土壤侵入幼苗的根茎基部,植株受害后病部下陷缢缩,呈黑褐色,染病幼苗常自土面倒伏,造成猝倒现象(即所谓的猝倒病);如苗木组织已木质化,病苗常不倒伏而表现为立枯症状。在土层潮湿时,病害部常产生粉红色霉层。
杜英病虫害防治
由于杜英树皮较薄,极易受日灼致病。为此,笔者对栽在不同生境的杜英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杜英发生日灼的部位集中在树干西南方向地上30~130cm处。日灼部位树皮受伤,木质部不同程度开裂、腐朽,刮大风时不少树木在此部位折断。而苗圃中栽植较密的,足以侧方荫蔽,较少出现日灼现象。用草绳包扎树干的或胸径15cm以上且树冠足以终日荫蔽杜英的主干,未出现日灼现象。预防杜英日灼病的措施主要有3点,一是保持适当定干高度,在夏季11:00至15:00,树冠能够荫蔽自身主干,防止主干在盛夏季节受到强烈阳光直射;二是作为园景树栽植密度适当,树冠间能相互侧方荫蔽主干;三是在树冠无法荫蔽主干时,用草绳包扎主干到低分枝点,保护主干不受强光直射。
杜英生态习性
杜英喜温暖潮湿环境,耐寒性稍差。稍耐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适生于酸性之黄壤和红黄壤山区,若在平原栽植,排水良好,生长速度中等偏快。对二氧化硫抗性强。
产中国南部及贵州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云南均有分布。日本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琉球。生长于海拔400-7米,在云南上升到海拔2000米的林中。
植树造林
杜英造林地应该选择土壤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红壤土或红黄壤土为宜。在杜英造林过程中,对于坡度较大的山地要采用条垦挖穴方法定植,对于缓坡地可以采用常规定制方法进行定植。一年生杜英幼苗定植穴规格为0.4×0.4×0.3m,株行距控制在2×2×3m,每亩定植密度控制在110~166株。定制时间一般选择在第二年的2~3月份,选择阴天或雨后,随起随栽,尽量减少苗木运输时间。移栽过程中将苗木根系均匀的摆放在定植穴内,确保根系舒展同时将植株上2/3的枝叶剪除,避免杜英应自身水分过度蒸发,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结束后,要做好林地管理工作,确保林木成活。5月中旬,要对林地进行一次除草和培土。7月~9月间,应该对林地进行两次抚育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在7月对林地进行抚育管理之后,每株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5~25g。第二年6~8月各抚育一次,结合抚育每次追施适量氮肥,促进林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