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粉彩瓷器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珐琅彩,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即珐琅彩瓷(正式名称为“瓷胎画珐琅”)也常简称为珐琅彩。珐琅彩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
胎釉:雍正朝除了各种带色地的珐琅彩瓷之外,烧制更多的是白胎珐琅彩瓷;②珐琅料:雍正六年(1728)起,清宫造办处自炼珐琅彩料,珐琅彩的颜色更丰富、更娇艳。比如,上文所述松绿、软白、藕荷、秋香、青铜、深葡萄等新的珐琅原料,是雍正朝炼烧的国产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雍正珐琅彩瓷在制作时,彩绘料不掺加粉料,而是使用波斯进口的多尔门油进行调和,这样可以使所绘画纹更加鲜亮,有透明的玻璃质感,达到类似西方油画的立体效果,比如清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纹橄榄瓶。
提及珐琅彩瓷,我们不得不说一说雍正时期的。据说,雍正对宫中珐琅彩瓷的酷爱一点不亚于其父康熙,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过康熙。他不但加强巡视和督察,还亲自参与珐琅彩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使用的原料、绘画图案乃至瓷器的样式、尺寸都要一一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