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ISO27001认证福州福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顾问辅导培训办理
-
面议
系统开发安全
1) 应定期对软件工程师进行信息安全培训。
2) 为软件开发和测试划定的安全域,将开发和测试环境与正式运行环境进行分离。
3) 软件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应有相应的开发文档输出。
4) 应遵循开发安全编码策略,提高软件的健壮性。
5) 对文档和代码采取版本管理和控制,对其访问权限应具有严格的控制,防止非授权修改文档和代码。
6) 应用系统开发任务外包给第三方时,应与开发方签署保密协议,软件的安全要求应在双方认可的合同或协议中应给予明确规定。
系统安全测试
1. 应要求开发方对应用软件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并形成测试报告,测试须验证系统的安全性是否符合安全设计及安全需求。安全测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在与其他系统的互操作性测试中,应充分考虑对其他系统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时间、方法。
b) 测试环境所安装的软件是否已是当前新版本,不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
c) 由开发人员进行代码审核,检查、消除程序代码潜在的安全漏洞。
d) 对应用系统存在的弱点威胁进行安全检查,如:假冒身份、恶意篡改、信息泄露、拒绝服务、特权提升等。
e) 如条件许可,建议开发方运用静态分析代码扫描工具,检测可能导 致漏洞的编码缺陷,包括缓冲区溢出、整数溢出和未初始化变量等。
f) 测试数据如果选择的是真实数据,测试完成后删除全部数据。
g) 测试完成后,应该消除测试用的后门、用户名及口令等。
h) 应确保测试用例、测试内容和测试结果的保密性。
2. 应用系统测试及试运行阶段,安全测试的具体要求:
a) 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职责应是分离的。
b) 应对应用系统进行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包括流量压力测试,对所有的Web应用系统都经过安全测试。
c) 对应用系统所有的基本安全功能及其强度进行测试。
d) 测试人员应在不同的环境下测试应用系统,特别是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设为相对安全状态,即修补所有已发布的安全补丁后进行功能测试。
e) 生产和测试环境(包括网络)是隔离的,禁止使用生产环境和生产数据进行测试,若特殊情况下测试环境与外部公共环境或生产
环境连接测试时进行必要的网络访问控制。
f) 项目全部测试通过后才能进入试运行阶段,在进行试运行前项目组相关人员应制定详细、充分的应急方案。
g) 系统上线前应按《信息系统获取、开发与维护管理制度》中相关要求进行安全审批。
h) 试运行期间项目组相关人员应对系统进行严格的监控,以便出现故障后能及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