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回收钴酸锂三元电池正极片废料厂家
-
¥188.00
目前,全球锰矿资源主要集中于南非、中国、澳大利亚和巴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锰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南非排名,锰矿储量达6.4亿吨;中国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二,达2.8亿吨。
三元材料是以金属盐为原料,经过调配混料等多道工序制成三元前驱体,再与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混合,经过烧结、粉碎等工序制成的复合材料。近年来,我国三元材料出货量稳步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三元材料出货量64万吨,同比增长47%。市场增长主要受国内三元动力电池增长以及海外出口需求双向带动。2023年上半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约为29.9万吨,占整体市场的26%。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技术研究院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联合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Lightfoot教授、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孙成华教授、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成会明研究员等,成功研发出一种具有阴阳离子双重电化学活性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这一工作对基于多电化学反应活性中心的新型储能器件及相关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基于上述考虑,唐永炳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姚文娇、周小龙等人联合国内国际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Li2Fe(C2O4)2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并发现该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同时具有铁离子和草酸根基团两种电化学活性。通过穆斯堡尔谱和原位同步辐射近边吸收边和扩展吸收边精细结构验证了Fe2+/Fe3+变化的可逆性
采用原位拉曼光谱及碳、氧的同步辐射近边吸收边结构验证了草酸根阴离子基团的可逆变化;进一步的理论计算给出了该新型正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该研究发现了具有阴阳离子双重电化学活性的新型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对研发基于多电化学活性中心的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市场盘子的迅速增大,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竞相进入正极材料行业,并掀起扩产热潮。中银证券认为,目前正极材料市场供需格局相对平衡,但厂商大规模扩产可能加深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或出现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如何立足眼前,提升竞争力,同时谋划布局,构筑起稳固的发展护城河,将考验行业内每个参与企业的战略智慧和雄心。
作为近年来快速成长的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新星,丰元股份在破解上述发展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公开资料显示,丰元股份2022年底正极材料产能将达14万吨(磷酸铁锂12.5万吨、高镍三元1万吨、普通三元0.5万吨),相较于2021年的1.7万吨产能,同比增长超7倍。到2025年,公司规划正极材料及配套产能将迅速扩大到70万吨,这其中除了正极材料规划产能增加至35万吨(磷酸铁锂30万吨、高镍三元4.5万吨、普通三元0.5万吨)外,还将在上游规划新增配套项目产能35万吨(磷酸铁30万吨、碳酸锂5万吨)
同时,得益于草酸化工领域的丰富经验,该公司在工艺流程、数智化生产、质量管控等方面具备很强的精细管理和过程控制能力,不断强化自身在产品稳定性、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目前,其正极材料产品已得到三十余家电池厂商认证,与比亚迪、鹏辉能源、远东电池等行业头部电池企业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在2021年比亚迪(弗迪)公司正极LFP类物料综合质量评比中排名。
且不断加强对于磷酸锰铁锂、镍三元NCM正极材料、高比容量三元NCA正极材料、单晶三元正极材料、高比容量富锂锰基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正在建设中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基地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用于承接实验室新研发产品的放量试验,并根据市场发展及核心客户需求及时推进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