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古玩收藏鉴定-字画价格
-
面议
2018年市场上唐云书画多少钱一平尺,福州的唐云书画鉴定机构,厦门哪里可以鉴定唐云书画,鉴定唐云书画哪家,怎么鉴定唐云书画真假,唐云书画收藏价值,近几年唐云书画拍卖成交记录
唐云(1910-1993),浙江杭州人。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擅花鸟、山水,偶作人物。花鸟取法八大、冬心、新罗诸家,山水自元四家入手,笔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清丽洒脱,生动有效。海上画坛因出了个唐云而精彩,他的“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三驾齐驱,活脱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唐云一生神游画案,发挥,其精神层面的朴实无华以及人格的卓尔不群,将会长远地启发着他的艺术同行,以及喜欢收藏他作品的收藏家思维。尽管画面的内容简单而概括,笔墨简约和洗练,但是,充分地表达了画家在似水流年中,显露出一颗思念和怀旧家乡和童年的心境,在岁月的流逝中,让不少的过来人感到唏嘘和感叹,这就是唐云以小见大的艺术魅力。
自幼酷爱书画,十七岁前主要临摹古代名画。早年就读于杭州惠兰中学,十九岁时任杭州冯氏女子中学国画教师。1938年至1942年先后在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画。后弃职,专事绘画。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及其他画家举办联合画展。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展览部部长,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上海博物馆鉴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等职。1960年出席第三次全国文代会,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同年应邀赴日本参加福冈市美术馆开幕式并进行艺术交流。擅花鸟、山水,偶作人物。
花鸟取法八大、冬心、新罗诸家,山水自元四家入手,兼涉明代沈石田、清代抓住特点大胆落墨,细心收拾,笔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清丽洒脱,生动有效。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代表作品有《朵朵葵花向太阳》、《棉花谷子》、《红荷》、《鲜花硕果》、《郁金香》、《松鹰》、《竹》、《白荷》、《海棠双鸟》、《山雨欲来》、《咏梅》等。出版《唐云花鸟画集》、《革命纪念地写生选》等多种,亦擅书法,长于早篆及行书,工诗文,精鉴赏。
唐云的画风在近现代可谓树一帜,为显著的特征即是他飘逸的线条与花鸟画鲜活的造型。如今紫砂壶大热,唐云以收藏八把“曼生壶”而于世,在紫砂壶界也有好大的名头。本文将着重介绍他的花鸟画和山水画,以为藏家投资指南。322万元对于2013年的中国嘉德“私人珍藏之夜”这样的专场来说,也许并不一定会赚取多少人的关注,但从起拍价38万元一直叫到这一数字,高出估价近十倍,其中一定大有文章。从拍卖公司的保守估计到作品终成交的前后对比来看,显然,一个作品正处于的书画家已经依稀呈现出来,这个人就是海派大家唐云。
唐云其实在圈子里的名头很多,笔墨空灵,能画的题材也多,如今很多藏家在收藏海派大家的册页中都少不了他的作品。市场表现有一段时间比较沉寂,但近几年,势头还是保持得不错。唐云艺术中的飘逸之气,不是远离尘世的寂寞,而是雄伟粗犷的巨响,是“墨激长松十万株”的动人气概。每当作画,他都感到“胸中浩然之气勃勃从十指间出也,任凭天地之大,缩之尺幅之间,可与识者共赏”。唐云的艺术旷达而无霸气,没有不凡的傲气,使人感到它的可亲近、可相处,来自生活又长驻于生活。
唐云的艺术道路是对海派艺术传统好的诠释。在定居上海之前,他是一位较早熟的山水画家。1938年,唐云举家迁居上海,在与邓散木、白蕉、若瓢等人联合举办“杯水画展”大获成功后,画名大振。鉴于画作,唐云又不愿随便应付,他感觉到山水画创作太慢了,为了适应市场,他决定改画花鸟画。唐云没有被海派宗师如吴昌硕、赵之谦、虚谷等所局限,而是从清新爽利的华新罗着手,后又参之以金农、八大、石涛等。
他曾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画人民喜爱的花鸟画》。他从花鸟画创新的题材选择、笔墨技巧、生活积累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他对“笔墨当随时代”新的思考。唐云认为,“在花鸟画创新上,接触的是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怎样选取题材,创造时代风格问题”。不管画什么,“一个作者,如果没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笔下缺乏生命力,即使画牡丹,也会流露出春寒寂寞、令人无奈的情调。可见问题不在牡丹还是残荷,而是要看画家的思想感情与怎样看待对象,怎样去刻画对象”。他说,“为了表现花鸟画的时代气魄,也有拘泥于笔墨形式上的看法,以为粗放的笔调,画得满、多、大,就能表现出伟大的时代气魄”。其实不然,“不要限于笔墨、粗细、大小、多少,主要依靠作者的正确世界观,以无限的热情对待生活,在大自然中感受吸收、积累形象,运用熟练的技巧力求形式与内容统一,不被笔墨形式所限制,时代风格也就多样化了”。
唐云书画部分作品成交记录
0383 唐云 四绝手卷 手卷 估价360.00-560.00万 成交价格437.00万 2012-11-25
3165 唐云 1988年作 山水 估价230.00-300.00万 成交价格402.50万 2011-06-03
0769 唐云 松鹤图 镜心 估价150.00-200.00万 成交价格402.50万 2011-12-23
0441 唐云 《花卉动物》 册页 估价30.00-40.00万 成交价格392.00万 2010-06-21
0510 唐云 荷塘玄鹭 镜心 估价250.00-350.00万 成交价格379.50万 2012-12-08
0415 唐云 己亥(1959年 估价50.00-70.00万 成交价格350.75万 2011-07-01
0987 顾景舟制 唐云绘 徐孝穆 估价50.00-80.00万 成交价格336.00万 2010-04-22
0997 唐云 1990年作 荷塘 估价230.00-250.00万 成交价格327.75万 2013-12-04
0728 唐云 1976年作 井冈 估价38.00-48.00万 成交价格322.00万 2013-05-11
0157 唐云 山水人物花鸟册 册 估价150.00-200.00万 成交价格322.00万 2011-04-26
1342 唐云 松龄鹤寿之图 镜片 估价280.00-350.00万 成交价格322.00万 2013-12-15
0343 唐云 1977年作 花鸟 估价280.00-300.00万 成交价格313.60万 2010-12-29
0252 唐云 1975年作 井冈 估价40.00-60.00万 成交价格299.00万 2011-07-02
0066 唐云 松龄鹤寿 镜片 估价75.00-100.00万 成交价格281.75万 2013-07-06
李叔同指导学生也总是认真负责、无微不至的。吕伯攸又写道:“那时候,我曾发起组织过一个‘嘤鸣吟社’,导师就请先生担任。有一个时期,我竟至把各种功课丢在一边,躲在自修室里作诗填词的。先生也乐于指导,常常在一个清晨,就差校役来把我叫了去,拿出我隔夜缴去的诗词,当面用朱笔替我改削,并且随时给我说明要这样改削的原因。”
吕伯攸1944年撰《黉舍忆语》回忆,他曾多次到过李叔同的居室:“我因为常常到他那里去请益,对于他居室中的一切,比较一般同学是相当地熟识的。在那里,除了明窗净几、洁无纤尘以外,使我注目的是书架上高供着的一个花雕酒坛。坛上绘着金碧辉煌的粗线条图案,在常人看来,觉得非常平庸,先生却以为包涵着无上的美。坛中插芦花三四枝,美点何在?更是一般人所不能了解的。
李叔同字画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咨询:(陶经理)
书架中格,陈列着一排江北人所制的泥人,当然较诸无锡惠泉山的要拙劣得多。壁上饰着的,并不是中西名画,却是从中外各国的盒上剪下来的图案。这是先生卧室中的情形。隔壁还有一间同样的房间,布置却简单得多了———中央仅置长桌一张,桌上有笔砚画具等等,旁边杂置几椅数事。那是先生写字作画的地方。”
居室摆设竟然如此朴实无华,颇令吕伯攸惊讶。而在这个环境中,吕伯攸一下子就沉静了下来。返璞归真的确不是一种容易达到的境界。透过吕伯攸的回忆,或可品味李叔同对艺术的理解。
李叔同出家前,赠给吕伯攸的“一幅横披,却是先生写的‘至诚’两个字”。这让吕伯攸如获至宝,遂将“至诚”奉为圭臬。
上海匡古艺术品公司近几年对李叔同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弘一法师金刚经----------------价格:RMB4,940,000----日期:2016-04-04
“安本分学吃亏”卷手卷--------价格:RMB1,320,000----日期:2017-07-20
“安本分学吃亏”卷手卷--------价格:RMB2,320,000----日期:2017-09-13
乙亥1935年作含注----------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6-10-22
弘一如来造像镜心纸本----------价格:RMB1,880,000----日期:2016-07-03
1935年作弘一大师手书------价格:RMB1,410,000----日期:2017-08-06
乙亥1935年作含注----------价格:RMB3,320,000----日期:2017-09-19
楷书“安本分学吃亏”卷手------价格:RMB1,550,000----日期:2016-09-01
弘一华严集联三百--------------价格:RMB2,520,000----日期:2016-05-16
“安本分学吃亏”卷手卷--------价格:RMB1,460,000----日期:2017-06-01
张大千作品高拍卖价格纪录是《嘉耦图》2011年以1.9106亿元港币成交。
黄泽金作品高拍卖价格纪录是《我是中国人》2014年以2.988亿元人民币成交。
黄泽金作品高起拍价格纪录是《九九九九九九九九九华龙和谐图》2015年起拍价19亿港元。
齐白石作品高拍卖价格纪录是《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2011年以4.255亿元人民币成交。
齐白石作品高起拍价格纪录是《山水十二条屏》2015年起拍价10亿元。
鉴定古董和书画”是启功的“看家本领”。启功曾不止一次地说:“无论是书法、绘画,我自己觉得拿手的只有一项,那就是看古董与鉴定书画真伪。”将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排除在拿手的鉴定古董和书画真伪之外,在笔者观之,除了出于谦逊,或许两者相比,其鉴定古董和书画——只不过人们对他的鉴定之功没有像对他的书法、绘画造诣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可罢了。
自然,启功说“自己觉得拿手的只有一项,那就是看古董、鉴定书画真伪”,那绝不是空穴来风。就拿他鉴定书画真伪来说,其“看家本领”自得益于其“看多熟记了、比较有别了、实践领悟了”。对于涉足收藏的人来说,欲收藏真品,一个基本的前提就对收藏的对象有较为全面透彻的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众多收藏行家希望初涉者要多去博物馆看收藏标本、多看国内一些大型拍卖会的展品、多参观大收藏家们的收藏,以至对收藏瓷器的藏友提出多看看相关的瓷片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真品看多了,了解全面了,记忆深刻了,于是,当一些真伪藏品混杂在一起时,便立马能够定位。启功因从小就跟随书画家吴镜汀等人学画,经常临古画或随几位老先生逛故宫看古画,按他的话说,“看过的书画数以十万计,见过的东西超过任何古人”。而尤其是“在临摹或观看过程中,老先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评论馆内藏画,这是真的,那是假的;这幅为什么真,那幅问什么假。”耳濡目染间,日积月累中,自让他懂得并熟记了许多鉴定古画的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随着鉴定古书画知识的不断积累,启功左右逢源、举一反三鉴定古书画水平的日臻提升,当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
收藏需要熟记有关鉴定知识,这是因为有时鉴定一件藏品的真伪,需要通过比较来甄别,而比较就得有依据,就得据理力“甄”。“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哪怕仿得再好的藏品,都会有不经意造成的破绽和不懂行招致的缺憾,且永远逃不过鉴定行家的“火眼金睛”——经过比较,藏家调动起烂熟于心的鉴定知识,真伪藏品的高低、优劣就完全呈现在他们面前。
启功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说:“鉴定古书画要从用笔、落墨、构图、造型、立意以及诗、书、印的运用和纸质、墨料以及作者的习惯、风格等去辨别。每一次鉴定,脑子里都会跳出许多同类作品与之比较。”他还举例说,“比如唐宋用麻纸,明朝也有用琉球纸、日本洋纸的。但有的人用古纸作画以假乱真,有的人甚至将古画上的上款、下款、钤印分开来,然后巧妙地进行临摹补画。仅从款、印分析,确实出于名家之手,岂料又是伪作?”是啊,尽管中国书画历史悠久,“各家各派各有特色,且摹本与真迹往往奇诡万状”,但这并未能难住满腹经纶的启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一番比较甄别,真相就在其眼前了。
鉴定难,不仅因为有些藏品年代久了,各朝各代都有仿品,也还因为有些冷门的东西少有同类的参照物,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积累、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去不断地领悟。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拓宽鉴定的眼界和途径,在另辟蹊径中去发现新的线索,在综合研判中去实现完胜。启功说过,对于赝品“只要有敏锐的眼光眼力,对字画所提供的相关线索和资料进行考证,再加上相应的艺术实践和一定的领悟能力就能捕捉到它。”启功之言,当是他的经验之谈。因为他有对古代书画丰赡的鉴赏积累,有自己躬身书画艺术创作的深厚修养,又能勤于和精于从“字画所提供的相关线索和资料进行考证”,故而其特而敏锐的眼光、触类旁通的领悟能力,自令启功在古书画鉴定中所向披靡、长驱直入。曾有一次,有位文物工作者拿了一幅据称是朱熹的书法手卷请他鉴定,启功一看落款就说:“一个还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儿,能写出手卷吗?”或许,这幅手卷的书法写得不错,以至令这位文物工作者也深信无疑,可启功一言幽默的调侃,答案自在其中。启功抓住作伪细节予以否定,不就是其深湛洞察力的体现吗?
鉴定,也是一门科学。启功的“看家本领”终究启示涉足收藏的我们:不学习光实践不行,不积累光占有不行,不领悟要提升不行。否则,搞收藏必然被骗得很惨,会输个精光。
如果您有藏品想出手请联系↓
字画拍卖迎来10亿元时代
有人说,中国艺术品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复苏,到拍出亿元人民币价格的艺术品,积累了近二十年;从1亿元走到5亿元,只用了2010年一年时间。而这句话在今年的春拍上得到了更为激进的演绎,随着名家大尺寸作品的浮出水面,拍卖成交价似乎正不可逆转地奔向下一个集结地10亿元时代。对于这一话题,有人谈厚积薄发,有人说泡沫已大,而更多人选择观望。的确,目前艺术品的买或卖成了大问题。
从2009年到今年,艺术品拍卖会上头一年出现的天价,均被当做第二年拍卖会上的参考价。199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件超过千万元的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中推出的北宋张先的《十咏图》手卷终以1980万元成交。这在当时月工资不足1000元的普通中国人看来是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而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单品成交价过千万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2009年秋,《局事帖》就勇闯亿元大关;2010年春,《砥柱铭》成交价力破4亿元;同年秋,41个字的《平安帖》达3亿元,若按单字计算,每个字价值751万元,当时中国书画成交价格。2010年11月11日,一位中国买家以5160万英镑(含佣金,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价格买下了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这件瓷瓶不仅由此成为了很昂贵的中国艺术品,也成为了的亚洲艺术品。2011春季拍卖会,总成交额达53.23亿元人民币,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纪录。其中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创近现代书画世界纪录;陈逸飞重要作品《山地风》以8165万创中国油画拍卖世界纪录。此次春拍共成交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珠宝翡翠、腕表拍品3142件,邮品钱币铜镜部分成交3796件;其中,两件作品迈过亿元大关,共85件作品过千万。
无论世界经济如何发展,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在以一种的高度和速度朝着制造更惊人的天价拍品方向前行。在几年前曾经有人预计,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将在三年内迎来10亿元时代,从某种迹象看,预测艺术品市场要比预测股市大盘长线准确得多。在股市中,有人爱在别人疯狂的时候自我恐惧,但在艺术品市场中,的确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本次,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买家刘益谦收藏5年后出手试行情,市场中就此纷纷猜测,出于对艺术品拍卖市场目前价位的认可,大尺寸、高艺术含量的珍贵艺术品有望在今年春、秋拍中频频现身,而由这些艺术藏品带来的新的价格标准将令艺术品拍卖市场以外所有的交易市场侧目。
此前,曾有圈内人大胆预测未来三年中国艺术品价格极有可能突破10亿元,也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中国富有中,还有95%并没有进入艺术品市场;二是像5.5亿元乾隆瓷瓶这个级别甚至更好的艺术品,在藏家手中还有一定数量,一旦在市场上露面,天价可期。
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这里谈到的供求关系,更多的是国际国内大量闲置资金重新选择的结果。如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脉络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目前的火热态势除了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外,还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中国艺术品市场必然成为资金的聚集地。一方面有人拿着钱在等好东西,另一方面有人拿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收到的好东西等待市场的检验。在温度、湿度都契合的时候,艺术品市场有望爆发新一轮提价潮,而的艺术能够让拍卖公司放弃以往以量取胜的运作方式,“宁可成交量下滑,不能错过天价”。
在谈到艺术品市场行业动态时,相关人士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近几年间取得了质的飞跃,市场交易规模在十年中完成了从几十亿元到千亿元规模的跨越。同时,在与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交流互动中,也愈发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根据2016年全球艺术市场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按照全球各国在艺术品拍卖收益的统计数据,中国排名全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展望达到万亿元。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近年我国艺术原创作品和古董艺术品的交易总额约2300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同时,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这几年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拍卖艺术品30万件,成交23万件,总成交率75%。
艺术品市场上看的就是心态和信心。当信心建立起来,认识提升,则、高成交额出现就再正常不过了。资本向来只有激情、没有恒性。比如在2003年前后,中国当代艺术在拍卖市场上风光无限,但那时的股市并没有达到较好的状态。随后当代艺术盛极而衰,到了2005年时,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到黎明前黑暗的时期,但那时恰恰是股市一轮牛市的前奏,之后股指一直维持在快速前进的节奏上,而艺术品拍卖市场无比冷清,少人问津。直到2008年股市由牛转熊,艺术品市场的日子突然好过了,资金多、参与者众,拍卖公司开始各显其能,与资本大鳄建立密切关系,这才有了过亿元拍品的出现。近三年,股市始终没能走出明朗的格局,始终在调整,艺术品市场恰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由此可见,虽然现在很多学者天天喊“泡沫”,但这些人说不清楚“泡沫”何时会被戳破,但如果股市哪一天重回3000点、4000点甚至历史高位了,艺术品市场的“狼”就真来了。
征集范围:
1、瓷器:民国之前的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玉器“润、透、白、”为佳;
3、书画:古代或近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4、杂项:各类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陨石、楠木、金银器青铜器(陨石真品现金收购,直接的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