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RO膜,还原剂特点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性能与用途
▲ 在原水进反渗透设备预处理之前,进水通常需经过加氯处理以阻碍微生物的生长,然而余氯会不可逆转地氧化破坏反渗透膜;
▲ 此产品中的活性成分能快速分解余氯,保护膜不被氧化;
▲ 用于去除膜系统进水中的余氯和其他氧化性物质。
二、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比重(25℃ g/cm3) 1.15
PH(1%) 弱碱性
三、投加说明
▲ 投加量取决于水中余氯量,一般来说,去除1ppm余氯需2ppm药剂;
▲ 用除盐水或其它软水稀释,大稀释浓度为20%;
▲ 稀释液一周内用完,因为氧气会使产品失效。
四、包装与储存
※ 液体产品包装为25kg或20kg/桶;
※ 储存于阴凉处,储存期为一年。
五、安全防护
配戴乳胶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若溅到眼睛时,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并迅速就诊。

即使加入了还原剂之后,水仍有可能呈现氧化性,而且Fe、Cu 等金属离子会强化这种倾向,在海水淡化系统中为常见。NaCl、NaHCO3 和铜的协同作用能促进这种氧化能力,在情况严重时,应采用氧化-还氧电势(ORP)进行监测。
通常不允许使用二氧化氯作为膜元件的杀菌剂,它与氯的杀菌作用相似,但杀菌效能等于或略氯,与溶解氯不同之处在于,ClO2 仅作为氧化剂不起氯的加成反应作用,因而对膜的破坏潜力较低。
但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存在就会催化ClO2 对膜的降解反应,选用ClO2 可能会出现损坏膜性能的结果。
使用过的膜元件的储存/保护
1. 如果膜元件由压力容器内移出进行运输及保存时,膜元件用500‐1000ppm的还原剂溶液进保护。
2. 使用食品级药剂配置还原剂保护液。
3. 使用软化水或者不含余氯的水,好使用反渗透或者纳滤产水进行保护溶液配置。
将膜元件放在保存溶液中浸泡大约1小时后,将膜元件从溶液中取出,并包装在氧气隔离袋中,将袋子密封并贴上标签,标明包装日。
4. 在膜元件被包装及保护后,其保存条件与新膜元件保存条件一致。
保护液 pH值
还原剂在受到氧化时容易产生硫酸,硫酸会降低保护液的pH值。务必保护液的pH值不低于3,每3个月需要对保护液pH值进行检测,如果pH值低于3,需要重新配置新鲜还原剂保护液。

活性炭脱氯并不存在吸附饱和问题,只是损失活性炭而已,因此,活性炭用于脱氯时,可以运行很长时间。此外,活性炭也能除去水中的臭味、色度和有机物等,作为此功能使用时,活性炭使用到一定时间,为了恢复其吸附活性,需要进行再生或更换。
过量的余氯会造成RO/NF膜的氧化,导致脱盐率降低、缩短使用寿命,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膜报废。对于采用市政中水与自来水作为水源的膜处理系统,近期请关注进水的余氯值,可以增加检测频率,若余氯出现升高的情况,可以适当减少预处理单元中氧化性杀菌剂的投加量或加大膜系统前还原剂的投加量,确保将膜系统进水的余氯值保持在0.1ppm以下,规避膜系统氧化的风险,保障膜系统的安全运行。

,确定目前污泥系统处于余氯冲击的什么阶段。简便的方法就是SVI,SVI数值越大,冲击越厉害。然后,就是对症下药。
1、切断余氯的来源
前面提到了“问”,就是为了后面处置时候的“断”。因为余氯对污泥的影响是一对一的。打个比方,一个余氯对应着一颗污泥造成性伤害,那么一万个余氯就对应着是一万颗污泥。如果不能切断余氯来源,将永无止境的破坏污泥,后果可想而知。
2、进水加入还原剂
现实中可能很难做到完全切断余氯的来源,所以可以根据进水余氯的情况投加还原剂。还原剂选择方面,这里推荐亚硫酸氢钠,但是不能过量使用(原因很多,不一一解释了)。投加量可以先做小试,方法如下:取一定量含余氯的进水,逐步加入一定比例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直至余氯到达0.3mg/L以下0mg/L以上,粗略的计算出实际的需要投加量。实际投加时,进水余氯0.3mg/L以下即可。(一般余氯试纸下线0.5mg/L)
3、投加絮凝药剂
如果处于冲击的初级阶段,可以使用硫酸亚铁提高污泥的沉降效果。硫酸亚铁在酸性的环境下也能去除部分余氯,投加点离进水口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过分依赖亚铁,因为在一定浓度硫酸根环境下,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且产生大量无机污泥,增加排泥量。此外,还需要在二沉池投加PAC助沉。
如果已经受到了较严重的冲击,硫酸亚铁的用处就不太大了。如果二沉池跑泥严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停止进水,投加少量的PAM助沉,然后加大二沉池的回泥流量,二沉池不再跑泥即可。

余氯传感器:主要采用电极传感器,通过余氯选择性透过膜,与工作电极、电解液和参比电极形成一个与余氯浓度成正比的信号,以测量水体中余氯的含量,余氯单位 mg/L或ppm。 余氯传感器采用旁路测量的方式安装在系统中,取样流量需确保恒定,大概为30L/h。其测量与介质的温度、pH 值密切相关,余氯电极传感器采用内置温度补偿,使测量信号不受水体的温度影响,运用三电极技术,有效地降低pH的依赖性,在pH4~9的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取样流量可通过光学流量开关得以监视。
E. 氧化还原电位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ORP) 代表水体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程度。由于余氯具有强氧化性,故其引入系统中后 ORP值会相应地升高,ORP传感器采用玻璃电极,根据水体的氧化或还原程度,在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之间产生相应的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就是 ORP值, 单位为 mV。
3. 亚硫酸氢钠 (NaHSO3) ——RO 膜厂家会建议 RO 进膜的大余氯浓度 (一般不0.1mg/L),超过此浓度,会严重影响 RO 膜的性能和寿命。故亚硫酸氢钠 (NaHSO3) 溶液作为水体中余氯的还原剂,常被用于制药用水系统中。
A. 方法:亚硫酸氢钠溶液以10%浓度的液体化学桶提供,靠操作者定期添加至现场的加药装置中,再由电动隔膜泵以一定的浓度投加至系统中。
B. 注意事项:由于亚硫酸氢钠溶液不稳定,且若水中存在硫还原菌,亚硫酸会成为细菌营养帮助细菌快速滋生,故现场加药装置的设计容量不宜过大,建议为1周以内的用量。对于投加位置,一般选择在保安过滤装置进口,配合管道混合器使用佳,这是为了亚硫酸氢钠溶液与水体中的余氯有充分的反应时间,这也能有效地防止因为药剂带来的杂质对 RO 的影响。
4. 氢氧化钠 (NaOH) ——RO膜的除盐效率受pH影响。在pH较低时,水体中的图片会转换为 CO2的形式存在,由于 RO 膜对气体几乎没有截留能力,所以水体中的 CO2会透过 RO 膜,从而对纯水的电导率产生影响。氢氧化钠 (NaOH) 溶液的投加是为了适当地提高水体的pH 值,从而使 CO2 转换成 图片。这样,RO 膜就能够将之去除。

通过提取保安过滤器黏泥物质经过次氯酸钠能够完全反应溶解,说明堵塞保安过滤器滤芯的物质为有机类微生物黏泥。
(3)还原剂加药点位置及加药量排查
核算还原剂加药量在1.8ppm,从加药量数据上分析,不存在加药过量。取超滤出水与RO保安过滤器出水做对比,超滤出水基本闻不到味道,但RO保安过滤器处水质有明显异味,再结合加药点的位置判断,还原剂和盐酸加药点在RO系统进水主管路上,阻垢剂和非氧杀菌剂加药点分别在1#RO和2#RO进水支路上,在还原剂与非氧杀菌剂之间存有10米左右的杀菌盲区。
(4)次氯酸钠质量情况排查
与客户了解到上批次的次氯酸钠长期在室外存放未避光存放,颜色上偏红,有效氯含量存在衰减,次氯酸钠加药点前后日常无余氯检测,当前端次氯酸钠质量打折扣后,变相的还原剂就会存在过量添加,这也是在3月份突然爆发滤芯污堵后,调整增加次氯酸钠加药量后滤芯污堵有减轻趋势。但当系统已经出现了大量微生物黏泥或胶体,再去通过前端的预防控制,就会导致杀菌效果缓慢。
3 问题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
(1)根据ORP仪器数值,同时增加RO余氯检测,依据余氯数值来控制调整还原剂加药量,以不氧化膜元件为前提,还原剂投加量以尽可能少加为原则,避免还原剂过量引起微生物滋生。同时将次氯酸钠避光存放,更换质量好的药剂。
(2)超滤池出水泵管路至RO保安过滤器内存在杀菌盲区,管路内壁表面附着大量微生物黏泥,考虑实际运行条件,管路不方便拆检,虽然通过次氯酸钠能够溶解但存在膜元件氧化的风险,通过采取在RO进水泵出口管路上增加加药管路旁通,采用PWT SHOCK非氧化性杀菌剂对系统管路每2天冲击消杀1次,每次冲击消杀1.5小时,冲击用量在125ppm,对系统已产生的微生物黏泥剥离。

下一条:厌氧反应器污泥阻垢促进剂梅州
山东艾克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RO膜,还原剂特点”详细介绍
山东艾克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主营:食品级阻垢剂,反渗透阻垢剂,DBNPA有机溴,非氧化杀菌剂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膜系统还原药剂信息

最新信息推荐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