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整体规划图设计,也就是寺庙古建筑图的核心部分,就是直观形象的把整体的寺院效果图展现出来,这部分耗费时间长,短的需要20天,长的可能需要1-2月,根据规模大小,设计深度不同,时间跨度比较大,充分考虑寺庙规划设计的布局,寺庙风格样式等综合指标。
佛寺为弘扬佛法、进行社会教化、满足民众精神需要,及僧俗佛徒修学佛法的道场。寺院以其巍峨壮观的,悲智双融的佛菩萨像,庄严富丽的法器供具,浩瀚的藏经及柱壁门楹上随处可见的经文、楹联,僧尼清净离欲的生活方式和威仪风度,向人们直观地展现出三宝的形象与佛教的基本教旨教风,在观瞻者心识中留下对佛法僧的深刻印象。
佛寺作为住持僧宝居止之处,自然成为佛教法事活动和弘扬佛法的中心,成为联系佛教与民众的枢纽。讲经说法、举办法会集体念佛参禅等学修活动,从来都在寺院中进行。佛寺还是培育弘法人才的学府,无数高僧大德,都是在寺院的洪炉中冶炼,成长为人天师表。诸宗之学,无不诞生于寺院,多数佛学撰述,都出于寺院中的高僧之手,寺院实际上也是历代佛学研究的机构。
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主轴线东侧,包括僧房(居室)、香积厨(厨房)、斋堂(饭堂)、职事堂(库房)、荣堂(接待室)等。接待四方之来者的客房特设在中轴线西侧。
钟楼俗称钟撞堂、钟堂、钟台、钓钟堂。为七堂之一。即寺庙中悬挂梵钟之堂宇。古时与经楼相对,通常与鼓楼分居伽蓝之两翼。寺院早晚叩钟一百零八响,寓意众生能脱离一百零八种烦恼,又钟声能令三恶道众生暂时息苦,故寺院僧众不吝慈悲,早晚叩钟。叩钟的时候唱念叩钟偈,一句一叩,以祈愿受苦众生听闻钟声之后,能够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钟楼下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寓意地狱救苦,度化众生。
鼓楼是悬挂鼓之建筑物,其位置与钟楼相对望,故自古有“左钟右鼓”之称。鼓乃置于鼓楼顶之处,法会之时,为僧俗集会之报时器具。有高僧大德莅临寺院时,钟鼓齐鸣,以表示尊重、恭敬。寺院早晚敲鼓,与钟声相互应和,早上先敲钟,后接鼓,晚上先敲鼓,后接钟,所以称晨钟暮鼓。鼓有时用来比喻佛陀所说的法,佛法能令众生折伏如魔军般的烦恼,恰如两军作战,击鼓以令军士进击敌阵,故将法喻为鼓。鼓楼下面供奉的是妙吉祥菩萨,即文殊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