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田黄征集,香港国际拍卖征集藏品
-
面议
关于田黄石的由来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是凤凰鸟蛋所变……据说还有史书记载:咸丰帝临终时,赐予慈禧一方田黄玉玺,末代皇朝解体,溥仪不要所有珍宝,只将一枚“三连章”缝在棉衣里。这些的、民间的传说无疑给田黄石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种类区分
田黄冻石:田黄石中上品,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
银裹金:银裹金田黄似去了壳的新鲜鸡蛋,外表生着一层浅色白皮,光泽明亮,甚为名贵。
白田石:田坑石中色白者,名“白田”,多产自上、中坂。白田石色非纯白,多略呈淡黄或蛋青色,似丰脂玉,萝卜纹明显,有红筋,格纹如血缕,以质灵、纹细、格少者为佳。
金裹银:田黄石中上品,似羊脂油块,外表色着一层鲜嫩黄皮,皮与肉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
鸡油黄:出产于上坂区和中坂区的交界处,质细密坚实,湿润凝腻,石之表面色有一层似鸡油的皮。
桔皮黄:刻石出产于中坂区,色泽艳丽,黄中略带微红,质地。
人们按其色相之差别,又划分三个等次十种类别:
1、标准田黄的色泽,属上品
(1)色浓而微泛橙红,接近桔皮红,但红的成分略少,称“橘皮黄”。
(2)黄中带赤,色明快的,曰“黄金黄”。
(3)黄而带赭,如将熟或熟透的枇杷色,叫“枇杷黄”。
2、中品
(4)黄色再淡的有“桂花黄”,虽属黄色但略带粉白色调。
(5)比桂花黄清淡、质灵腻、细嫩、而又比白田稍黄的称“鸡油黄”。
(6)黄而微褐如熟栗的,称“熟栗黄”。
3、下品
(7)稍淡于熟栗黄,质滞而黝的为“肥皂黄”。
(8)色黯褐而质如鹿目的称“糖粿黄”。
(9)黄色淡如蜂蜡,质比鸡油黄滞结些的称“密蜡黄”。
(10)介于桂花黄和肥皂黄之间的,称为“蕃薯黄”。
全世界只有中国福建寿山乡的一块不到1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产量基地,数来在早已挖掘殆尽。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品。明清各朝均被当作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的玺印及艺术摆件。
田黄肌理应有萝卜纹,在灯光透视下可见。《印石辩》石巢先生提出了田黄石萝卜纹六种表现形式,是石巢先生的又一贡献。(1)象萝卜皮内层的纹理,网状而且长眼,由密渐疏。(2)像粽粒状,如糯米粽子蒸熟后,米粒似化未化形状,有时也成条纹状。(3)网眼较圆,又断续分散分布。(4)如东瓜内心纹,或明或暗不规则分布。(5)如水波纹状。(6)基本上不见萝卜纹,仅有少数网状纹,是上品者。
田黄素有“易金三倍”之说,因其难觅,价值高昂,所以早在清朝就有商贾以连江黄假冒田黄石。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造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石市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田黄石与某些石种有相似之处的特点,或以次充好,或制假乱真,因此田黄石收藏者加以防备。有关部门在研究田黄的内部成份组成中,用某种科学的方法,改变一些石材的分子结构,使其色泽与内部结构接近于田黄石,但终究不能温润其质、丝纹其体,由此可见田黄石的天生丽质并非人工所能牵强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