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减负”背后——其实只缺一个司蒂姆
-
面议
好不容易熬到学校复课,本是喜大普奔的日子。一则“28名学生跳楼自杀”的新闻挂在了各大媒体,令人咋舌。真相无法还原,但事件背后隐藏的问题不容忽视。
“考上大学就好了!”这句话相信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说过,当孩子与家长或者老师真实表达自己的压力很大,感觉很累等感受时,这句话成了很多家长和老师安慰孩子的“口头禅”。这也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考上一所好大学为目标,家长和老师在孩子身上增添了多少压力。不管孩子是否能承受得了,以爱为名,砝码一加再加。有谁问过孩子的想法吗?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01
一切“以爱为名”的施压都是自私
多年来,教育减负政策难以落地。国家越喊减负,家长越焦虑,即便学校给孩子少留作业,家长在校外也要利用一切课余时间给孩子安排各种辅导班,造成了“学校越减负,家长越增负”的怪相。这个怪相因何而成?
其一:教育体制顽疾根深蒂固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吴志明提交题为《关于落实健康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提案中指出:“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仍存在“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瘴痼疾,由于对学校考评指标单一,学校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为应对各种评测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数、名校录取率和升学率。”确实,千万大军过木桥,孩子想要上名校,高分是途径。因此,学校的减负根本上就是“表面文章”。只要升学体制不变,孩子、家长和老师,谁都不会轻松。
其二:社会共识毒瘤“学历是就业敲门砖”
如今的就业环境中,依然以名校和学历认“英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宁肯从小积累,以分数为导向,过分追求结果。而孩子每天文山题海,把自己埋在厚厚的书堆里,苦不堪言。家长也会心疼孩子,孩子也会体谅父母的用心,然而这种现象衍生了众多社会问题,家长焦虑,孩子因长期压力过大发展成了抑郁症。有数据显示,8-16岁中小学生中,抑郁的检出率高达34.57%,这个比例比成年人都要高。
02
“教书育人”后都变成了考评和竞争
中小学教育减负落实到一线老师身上,有谁问过老师的压力吗?教育局年年统考、抽考,倒数要调岗或者解聘。很多地方实行县管校聘,和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估老师。老师不抓学生成绩就有可能丢掉“饭碗”。于是,在重重压力下,教育逐渐变了味,教学不能全身心投入。没完没了的比赛和考核让老师身心俱疲。让他们落实“减负”多少有点讽刺意味
03
未来以能力论,而不是能考高分
2020年对于所有人都意义非凡。面对困难,真正发挥价值的都是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当人与人之间不能接触时,外卖员不能送餐到家时要怎么办呢,从而酒店送饭机器人诞生了。在美国的隔离病房全部使用机器人监控送药。滤镜下,人们清楚认识到,对未来充满想象力并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才更符合未来社会发展所需。
2017年,STEAM教育引入中国,3年的时间已达1000亿级市场规模,未来10年将实现跨越式增长。其发展势头之迅猛,看似不可置信但却合理。因为他恰如其分的填满了目前中国教育现行教育制度下的发展沟壑。
04
司蒂姆,探奇世界,智创未来
司蒂姆儿童手创俱乐部是2019年异军突起的中国本土品牌。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将STEAM教育理念与体验式动手实践教学方法融合,形成“多学科融合、跨学科实践”的教学体系,强调“玩中学、学中思、思中创”的教育思想。通过合理的启发引导,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专注力、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会面对挫折、面对困难时“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信、勇敢、积极的健康人格。
司蒂姆在推广普及真正的STEAM教育进程中,不仅获得了市场的,还受到的高度重视和肯定。短短两年时间内成功吸引粘性会员24000多名,超过100000多学生参与主题活动,与全国500多所中小学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来到司蒂姆的很多孩子都说:“这个地方真有意思,我在这里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感于孩子的变化,很多家长也很是感慨,一位7岁孩子的宝妈说:“我以前总逼着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孩子不仅学习成绩没提高,反而厌学了,孩子也变得不爱说话了,来司蒂姆之后孩子变化特别大,不仅动手能力提高了,更重要的是遇到问题会主动思考,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这就是司蒂姆的魅力。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我们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孩子的未来
给孩子自由、快乐,相信有一天他会走上属于自己的耀眼舞台,走出自己满意的人生。
司蒂姆正在火热招商加盟中,如果感兴趣,欢迎咨询客服:,关注公众号:创业天象,了解更多创业加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