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末年,清为整治各地分散铸币而引起的币制混乱,便致力于币制的整理与变革。除明定铸币权一致归中央外,还具体拟定了铸币的款式、单位、重量和成色。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历为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不同版式,其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比较。但尚未发行就遇武昌起义,仅“曲须龙”发行,其余的大多数是样币。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壹圆 PCGS MS63(未流通品)成交价格12061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壹圆 PCGS AU55(近未流通品)成交价格8960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壹圆 PCGS AU50(近未流通品)成交价格6205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壹圆是清代银币的重要一员,广泛流通,深受中国藏家喜爱。这枚银币的正面伤痕主要看壹圆的周边底板,这是焦点区域,龙身上的伤不容易看到,所以不是考量的。磨损主要看龙的高点,即左上的龙身,右侧的祥云,下边的火珠,左下的祥云。背面伤痕主要看珠圈内的底板,其次是花饰下的底板。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壹圆银币在当时原计划由天津、南京及湖北三地造币厂生产,其中,“宁、鄂两厂,定期开铸银圆。总厂则先铸铜币,以期早日实新制”,故初期在天津总厂生产的数量相当有限。而1911年美国造币厂报告(Annual Report of the Director of the Mint,1911)内引南京美国领事报告:“当局准备新国币在南京厂生产800万枚,武昌厂生产200万枚……”显示确实如此。报告中还注明为区分生产地点,币上有以资识别的“记号”(ear mark,原意是在牛耳打上记号以表明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