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县袁大头回收-家家都有的银元能有多贵
-
¥1.00
道光到咸丰年间,有的地方使用一些“土法炼钢”模式,以手工打制或者半机制的方法制作了一些银元,但因各种缘由没有推广开来。直到光绪十三年(1887年),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看见市面上全是外国银币,奏请自铸银元,用以抵制。长期使用,除了政治上的不良影响外,在贸易中使用银锭也容易吃亏。因为外国银币含银多为九成上下,同重量的清代银锭含银量往往更高。经过多次修改,广东造的七钱二分银元终成为中国正式的新银元。这种有着蟠龙纹和中英满三种文字的银元被称为龙洋,在当时被各省纷纷仿铸。龙洋除了一元的主币,还有五角、两角、一角这样的小面值辅币。各省督抚把铸币看成一种财源,往往采取会导致银元本身贬值的模式,往银元里掺入更多的铜,导致当时五枚两角的辅币不一定能换一枚一元主币。民国时期,银元品种变得更加复杂,含银量不足的情况也愈加严重。当时军阀割据,地方豪强动不动就自己发行货币,质量上偷工减料是很常见的事。而大家熟悉的“袁大头”,在这个时期依靠用料实诚,成为中国老银元的代表。1913年,袁世凯担任民国大后,开始着手整顿币制,发行全国统一的袁世凯头像银元,并于民国三年(1914年)颁布了《国币条例》,规定“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等。同年,袁像银元正式开铸流通。因为有法令规定含银量,这种银元的购买力十分坚挺,在流通中获得广泛认可。
袁大头壹圆从1914年开始发行一直到1951年虽跨度几十年但从年号上分类只有四个年份,分别是:民国三年造、民国八年造、民国九年和十年。20年底,我走访了许多古董市场,发现银元的售价颇高,条件好的每枚售价超过一千元。我考虑购买一些品相较差的银元,这样价格会更实惠,能购买更多。然而,一位我认识的钱币商人告诉我,银元和古币主要看品相,品相好的更容易升值,品相差的升值困难。听从他的建议,我硬是花了8万买了60枚银元,平均每枚一千三百元。时刻关注银元收藏市场的新动态,包括成交价格、拍卖信息、新品发布等,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收藏策略。在选购大清银币时,一定要仔细辨别其品相和真伪。品相好的银币不仅更具观赏性,也更容易保值增值;而真伪问题更是关乎到整个收藏活动的成败。银元收藏虽然具有较高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投资过程中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或听信谣言。除了大清银币外,还可以关注其他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潜力的银圆品种,以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新疆银元系列中极重的一版,此为样币,现世仅存两枚。该省钱币一向採用湘平纪重,但此枚样币为内地各省沿用的库平纪重。此枚见证了地方採用户部订立于1906年的新衡量标准之始,当时许多省份尚未依令实行。有磨损,币面有微弱摩擦,但铸打清晰而深刻,龙面大致不见包浆,字面有钴蓝若隐若现。极为稀罕的版别,即使是的新疆钱币集藏,甚至中国钱币集藏都未必拥有此版。兰州兵工厂造币厂。此枚足银壹钱仿照方孔制钱而铸,设计简洁古朴,正面以汉字标明面值及材质,背面则见回文。存世极罕的版别,近数十年仅有寥寥数枚面世。虽未记载造币厂,但经考证,极有可能是位于吉林的兰州造币厂。据信此币乃左宗棠将军为支付军饷而铸,用于平定新疆,讨伐阿古柏。意义重大的一枚,弥足珍贵,或是新彊早的机制币之一。古代呀,那白花花的银子可是很有价值的交易货币呢。要是把古代的白银拿到今天来,那肯定就会变成稀罕的古董啦。不过挺可惜的,现在我们基本上很难见到古代的那些白银啦,尤其是那种规模比较大、保存得特别完整的白银,几乎是看不到的啦。
原光老银元一直是收藏爱好者宠爱的银元,在如今存世量已经不多的老银元中,带原光的老银元极少,纯原光的更是凤毛麟角,十分,因此原光老银元的市场价格远远普通品。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近年来原光老银元已经很难寻觅,因而其市场价格也在飞速上涨。如今,如果你拥有一枚原光老银元,那将会引来无数收藏爱好者羡慕的目光,因为原光老银元已经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收藏品了,原光意味着和骄傲! 机铸银币铸造时用黄油脱模.银币表面在黄油的作用下氧化形成浅褐色或微蓝色的一层很容易被破坏的原有光泽,成为银币收藏中特殊的审美,这种光泽被称为“带光”。由于这种光泽很容易保护,因此“带光”的银币基本上是未经使用的,自然也就弥足珍贵。 “带光”且未流通的银币,被人们公认为品相好的银币,这种银币的价值超过不“带光”同种类同版别银币十倍甚至几十倍。 原光是黄油脱模.银币表面在黄油的作用下长期(近)氧化形成的,目前还无法仿真,因此原光又成为老银元防伪的一道天然屏障。
老银元价值如何?
1872年:白米为每旧石(音担)2.7银圆,计算大米的容量单位1旧石=10斗=160旧斤=177.7市斤(许多人通常误认为1石=100市斤是搞错了),就是说当时每斤上白米价格为1.5分银圆。每块银元大概可以买到88斤大米。
1901年:米价为每旧石4银圆,也就是每斤2.2分钱。每块银元大概可以买44斤大米。
1911-1919年:米价恒定为每旧石(178斤)6银圆,也就是每斤米3.4分钱;1银圆可以买30斤大米;猪肉每斤平均1角2分-1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8斤猪肉;棉布每市尺1角钱,1银圆可以买10尺棉布;白糖每斤6分钱,植物油每斤7-9分钱;食盐每斤1-2分钱。
1920-1925年:上海大米平均为每市石9.5银圆,1市石=160市斤,也就是每斤大米5分多钱,1银圆可以买18斤大米;猪肉每斤平均1角4分-1角5分钱,1银圆可以买7斤猪肉;棉布每市尺大约1角2分-1角4分钱,1银圆可以买8尺棉布;白糖每斤1角钱,植物油每斤1角5分钱,食盐每斤2-3分钱。
1926-1936年:上海大米平均为每市石10.2银圆,也就是每市斤大米6分多钱;或者说,1银圆可以买16斤大米;猪肉每斤大约2角-2角3分钱,1银圆可以买4-5斤猪肉;棉布每市尺大约1角5分-1角8分钱,1银圆可以买6尺棉布;白糖每斤1角5分钱,植物油每斤2角钱,食盐每斤3-5分钱。
银元回收价值?到了1948年,恶性膨胀的法币实在是维持不下去了,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不得不于1948年8月19日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并严令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银圆)、外币,凡私人持有者限于1948年9月30日之前兑换成金圆券。蒋介石还派出他的儿子蒋经国等经济督导大员到各地监督执行。一时间,小民惶惶,“老虎”或者入狱或者枪毙,杀气腾腾。在蒋介石的强胁之下,不少小资民众不得不服从命令把多年积蓄以备战乱和艰难岁月的后一点看家压箱底儿的黄金银圆外币拿出来兑换成金圆券,而大一些的资本家和其他有钱人也不得不把自己的部分财产兑换成金圆券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强迫冻结了物价的货物被抢购一空。
很快地,蒋介石政权控制的国统区就发生了抢购物资的风潮。上海的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都被抢购一空,人心惶惶。等到了1948年11月11日,蒋介石政权不得不修订金圆券发行法,准许老百姓拥有黄金白银外币并取消了金圆券的发行限额,这下子天下大乱,金圆券的价值一泻千里。为了拿废纸般的金圆券换回一点自己多年积攒的血汗钱,上海等地的老百姓彻夜在银行门口排队和挤死人踩死人的惨剧就发生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袁大头、孙小头,叮叮珰珰换银圆。”的银圆黄牛在上海等地极为活跃。普通老百姓一拿到工资或做生意一有收入之后干的件事就是要去找他们把手里的金圆券换成银圆。这是因为当时的通货膨胀速度实在是太惊人,大家都不想手里留每天都在急剧贬值的金圆券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