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款纳米膜发酵仓报价,发酵仓
-
面议
纳米膜发酵有机肥技术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是由Baden-Baden推出了一种利用功能膜作为覆盖层,将堆体与外界空气相隔绝进行好氧发酵的静态条垛堆肥方法,后期中海环境同中科院兰化所共建“固废及水环境青岛研发中心”潜心研究中国不同地区发酵条件下所需要膜材特性,将纳米膜发酵技术不断完善,终研发出NCS智能分子膜发酵系统!如今掌握成熟技术的是德国UTVAG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其核心产品名为“GoreCover(戈尔膜覆盖系统)”,设备的年生产肥能力在102~106t之间。国内对纳米膜发酵有机肥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纳米膜发酵有机肥技术逐渐成为国内有机物好氧处理方向的研究热点。
利用堆肥设备调控堆肥参数,过程控制参数包括通风、温度以及氧气浓度。
1.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测定堆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堆体发酵温度应控制在55℃~70℃,当堆体温度超过75℃时,应进行翻堆或强制通风;堆层各测温度均应保持在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d,发酵温度不宜大于75℃,而且在65℃~70℃的高温期维持3d以上。覆膜发酵周期内,堆肥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7d~10d可翻堆1次。翻堆时需均匀,应尽量将底层物料翻入堆体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注:在堆肥发酵第10天建议翻堆1次,提高发酵效果,收益。
2.水分控制。随着堆肥发酵含水率逐渐下降,到覆膜发酵结束时含水率应在35%~45%。
3.氧气浓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应进行氧气浓度的测定。通过强制通风使堆体内氧气浓度保持在8%以上,宜控制在10%~15%。跟踪耗氧速率,及时调整通风量,标准状态下的风量宜为0.05Nm3~0.20Nm3/min·m3;风压可按堆层物料每增加1m,风压增加1.0KPa~1.5KPa选取。通风次数和时间应发酵在适宜条件下进行。
注:发酵初期,通风量以膜鼓起且膜可压住为主,但后期以长时间通风去水为主。
既然想要了解纳米膜发酵技术,要了解纳米膜,其实,纳米膜发酵的膜是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无裂纹、杂质和破洞,孔径纳米级的薄膜。这种纳米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气体可以通过,但是却可以阻止臭气等大分子通过。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养殖场在处理畜禽粪污时通常会选择纳米膜发酵技术的原因之一,环保隔臭!
纳米膜发酵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市政污泥等多种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投资高、成本高的难题。鸡粪发酵的有机肥当肥料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果农用于苹果、梨树、葡萄等,种庄稼的常用于玉米、小麦、谷子等,市政方面用于花卉、园林植物等。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鸡粪有机肥,与发酵鸡粪有机肥的环保新科技——纳米膜有机肥发酵设备。
立式堆肥发酵塔通常由5~8层组成。堆肥物料由塔顶进入塔内,在塔内堆肥通过不同形式的机械运动,由塔顶一层层地向塔底移动。一般经过5~8天的好氧发酵,堆肥物即由塔顶移动至塔底而完成一次发酵。立式堆肥发酵塔通常为密闭结构,塔内温度分布为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升高,即下层温度高。为了各层内微生物的各自活性以进行高速堆肥,分别维持塔内各层处于微生物活动的适温度和适通气量,塔式装置的供氧通常以风机强制通风,通过安装在塔身一侧不同高度的通风口将空气定量地通人塔内以满足微生物对氧的需求。
卧式堆肥发酵滚筒又称达诺(Danot)式。主体设备是一个长20~35 m,直径为2~3.5 m的卧式滚筒。在该发酵装置中废物靠与筒体内表面的摩擦沿旋转方向提升,同时借助自重落下。通过如此反复升落,废物被均匀地翻到并且与供入的空气接触,并借微生物的作用进行发酵。此外,由于筒体斜置,当沿旋转方向提升的废物靠自重下落时,逐渐向筒体出口一端移动,这样,回转窑可自动稳定地供应、传送和排出堆肥物。该装置的处理条件概括如下:通风空气温度原则上为常温,对24 h连续操作的装置,通风量为0.1 m3/(m3·mm作的,筒内搅拌的旋转速度应以0.2~3.0 r/min为标准。如果发酵全过程都在此装置中完成,停留时间应为2~5天。筒填充率一般为:筒内废物量/筒容量≤容量%。当以该装置作全程发酵时,发酵过程中堆肥物的平均温度为50~60当,高温度可达70~80高;当以该装置作一次发酵时,则平均温度35~45以,高温度可为60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