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陕西珐琅彩变现途径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珐琅彩和蓝有什么区别:
说起蓝,知道的人很多,而提到珐琅彩瓷器,恐怕就很少有人了解。事实上,这两种器物所采用的原料珐琅是相同的,只是制作工艺大相径庭罢了。珐琅,是古代琉璃的一种,属于硼酸玻璃。珐琅工艺始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公元6世纪左右),在12-13世纪达到高峰,并向世界各地输出,相传早在唐宋时期已经传入中国。蓝,原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明朝年间广泛流行,且当时以富贵华丽的蓝色制品为出色,而习称“蓝”。珐琅彩瓷器的学名为“瓷胎画珐琅”,历史也比不上蓝的悠久,是直至清代才出现的新品种。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法国画珐琅艺术家陈忠信被召至内廷指导画珐琅器的生产。此事见于康熙五十八年“广东巡抚杨琳奏报续到洋舡摺”。即:“本年五月十二日到有法兰西洋舡一只,内有法兰西行医外科一名安泰,又会烧画法琅技艺一名陈忠信。奴才业会同巡抚公摺奏闻,于六月十八日遣人伴送赴京在案。今于六月十一日到英咭唎洋舡一只,装载胡椒、黑铅、鱼翅等货。六月十五日又到英咭唎洋舡一只,装载黑铅、哆啰呢等货。二舡内并无搭有西洋学问技艺之人,所有续到洋舡二只,理合具摺奏报。谨奏。康熙伍拾捌年陆月贰拾肆日,奴才杨琳。”在摺尾,康熙皇帝朱批曰:“知道了。”(见中国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摺汇编》第八册,第547页,档案出版社,1985年出版。)在中外匠师的共同努力下,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很快熟练掌握了金属胎画珐琅烧制技术,并烧造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宫廷韵味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同时,造办处珐琅作还尝试着将这种技法移植到瓷胎上,于是便产生了瓷胎画珐琅,即今人所称的“珐琅彩”。

明代珐华彩瓷器特征珐华彩是明代的一种名贵瓷器,在明代官窑中占据重要地位。珐华彩的特征是彩料富有层次感和透明度,并且可以表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在珐华彩的制作中,使用的是日本产的柔软铅锡釉和矾铅釉,在釉中掺入各种不同的氧化物,比如铁、铜等,可以达到不同的着色效果。在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上釉和烧制,才能完成装饰珐华彩的制作。整个瓷器的纹饰丰富细腻,横竖运笔灵活自如,表现出了制作者的华美奢靡和技艺。

下一条:乌兰察布市可以做可研报告
河南省大益中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陕西珐琅彩变现途径”详细介绍
河南省大益中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主营:在线鉴宝,鉴宝海选,河南鉴宝组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珐琅彩变现途径信息

进店 拨打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