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2024年中国碳交易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2024-2030年中国碳交易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免费售后服务一年,具体内容及订购流程欢迎咨询客服人员。

【出版时间】: 2024年2月

【交付方式】: 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报告价格】:【纸质版】: 6500元 【电子版】: 6800元 【纸质+电子】: 7000元 

【电话】:  

报告目录


章 碳交易相关概念及市场构成分析

1.1 碳交易定义及分类

1.1.1 碳交易相关定义

1.1.2 碳交易市场分类

1.2 碳交易市场构成

1.2.1 碳交易市场主体

1.2.2 碳交易市场结构

1.2.3 碳交易市场价格

 第二章 2021-2023年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1 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2.1.1 碳排放情况

2.1.2 国际碳市场历史

2.1.3 碳交易市场分布

2.1.4 碳市场关键指标

2.1.5 碳交易系统运作

2.2 2021-2023年碳交易市场运行状况

2.2.1 碳交易市场回顾

2.2.2 碳交易市场特点

2.2.3 碳交易市场价值

2.2.4 碳交易市场建设

2.2.5 碳交易市场进展

2.2.6 碳市场价格走势

2.2.7 碳市场区域发展

2.3 欧盟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3.1 碳排放情况分析

2.3.2 碳交易市场概况

2.3.3 碳市场发展历程

2.3.4 碳交易市场进展

2.3.5 碳交易行业分布

2.3.6 碳交易发展启示

2.3.7 碳市场发展目标

2.4 其他碳交易市场发展分析

2.4.1 韩国碳交易市场

2.4.2 日本碳交易市场

2.4.3 新西兰碳交易市场

2.4.4 墨西哥碳交易市场

2.4.5 乌克兰碳交易市场

2.5 碳交易市场发展展望

2.5.1 碳交易市场前景展望

2.5.2 碳交易市场经验借鉴

 第三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3.1 宏观经济环境

3.1.1 宏观经济概况

3.1.2 对外经济分析

3.1.3 工业经济运行

3.1.4 固定资产投资

3.1.5 宏观经济展望

3.2 政策环境

3.2.1 相关政策汇总

3.2.2 地方层面政策

3.2.3 政策发展意义

3.2.4 政策体系建设

3.2.5 技术规范体系

3.2.6 政策解读

3.2.7 制度建设进展

3.2.8 政策趋势分析

3.3 社会环境

3.3.1 中国碳排放情况

3.3.2 节能减排形势

3.3.3 能源消费状况

3.3.4 低碳经济发展

3.4 技术环境

3.4.1 低碳技术推广目录

3.4.2 低碳技术驱动因素

3.4.3 低碳技术发展概况

3.4.4 低碳技术发展困境

3.4.5 低碳技术发展建议

3.4.6 低碳技术发展方向

 第四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总体分析

4.1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发展现状

4.1.1 市场启动时间

4.1.2 交易机制特点

4.1.3 行业覆盖范围

4.1.4 市场发展现状

4.1.5 市场成交规模

4.1.6 市场成交价格

4.2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分析

4.2.1 市场建设历程

4.2.2 市场建设进展

4.2.3 市场发展成效

4.2.4 市场覆盖范围

4.2.5 配额交易情况

4.2.6 市场履约情况

4.2.7 市场成交价格

4.2.8 市场交易方式

4.2.9 市场发展热点

4.3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发展状况

4.3.1 CCER发展历程

4.3.2 CCER政策动态

4.3.3 CCER成交规模

4.3.4 CCER区域分布

4.3.5 CCER市场价格

4.3.6 CCER发展机遇

4.4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问题分析

4.4.1 碳交易市场发展困境

4.4.2 碳市场缺少法律基础

4.4.3 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

4.4.4 碳市场成交量相对较低

4.4.5 信息披露水平有待提高

4.4.6 未履约控排企业违法成本低

4.5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探析

4.5.1 持续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4.5.2 促进碳金融产品和碳市场主体多元化

4.5.3 加速重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

4.5.4 增强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第五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价格机制分析

5.1 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5.1.1 定价机制

5.1.2 市场定价机制

5.1.3 混合定价机制

5.1.4 机制改革方向

5.2 碳交易定价制度及发展现状

5.2.1 碳交易定价系统

5.2.2 碳交易定价制度

5.2.3 碳定价发展现状

5.2.4 碳定价走势

5.3 碳交易价格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5.3.1 碳价影响因素

5.3.2 影响程度衡量

5.4 碳交易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5.4.1 存在问题分析

5.4.2 发展对策建议

 第六章 2021-2023年中国碳金融发展分析

6.1 碳金融相关概述

6.1.1 碳金融行业基本定义

6.1.2 碳金融市场构成要素

6.1.3 碳金融市场主要工具

6.1.4 碳金融市场层次结构

6.1.5 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6.2 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

6.2.1 碳金融市场发展历程

6.2.2 碳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6.2.3 碳金融市场发展特点

6.2.4 碳金融产品创新模式

6.2.5 碳金融产品存在问题

6.2.6 碳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6.2.7 碳金融与绿色建筑融合发展

6.3 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6.3.1 碳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6.3.2 碳金融业务发展模式

6.3.3 碳金融业务发展优势

6.3.4 碳金融业务发展风险

6.3.5 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

6.3.6 碳金融业务发展前景

6.4 中国碳金融其他细分领域发展分析

6.4.1 个人碳金融

6.4.2 互联网碳金融

6.4.3 PPP碳金融

6.5 中国碳金融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6.5.1 我国碳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6.5.2 我国碳金融产品发展的困境

6.5.3 碳金融市场创新的路径选择

6.5.4 完善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

6.5.5 推进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建议

 第七章 2021-2023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及投资分析

7.1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综述

7.1.1 CDM发展背景介绍

7.1.2 CDM项目开发流程

7.1.3 CDM项目发展状况

7.1.4 CDM基金发展分析

7.1.5 CDM未来发展方向

7.2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7.2.1 盈利能力计算方法

7.2.2 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7.2.3 提升盈利能力策略

7.3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7.3.1 操作风险

7.3.2 政策风险

7.4 清洁发展机制(CDM)发展困境及路径分析

7.4.1 CDM发展困境分析

7.4.2 CDM发展路径探析

 第八章 2021-2023年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及投资分析

8.1 林业碳汇相关概念

8.1.1 林业碳汇定义

8.1.2 林业碳汇重要性

8.1.3 林业碳汇产品

8.1.4 林业碳汇定价

8.2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分析

8.2.1 林业碳汇发展状况

8.2.2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历程

8.2.3 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现状

8.2.4 林业碳汇交易发展成果

8.2.5 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名单

8.2.6 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发展

8.2.7 林业碳汇经营模式分析

8.3 中国林业碳汇CCER项目发展分析

8.3.1 项目开发交易流程

8.3.2 项目开发基本条件

8.3.3 项目碳汇监测计量

8.3.4 项目开发政策利好

8.3.5 典型项目案例分析

8.4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问题分析

8.4.1 林业碳汇法律制度问题

8.4.2 林业碳汇发展基础薄弱

8.4.3 林业碳汇市场交易活跃度低

8.4.4 林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8.5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对策建议

8.5.1 强化林业碳汇顶层设计

8.5.2 完善林业碳汇交易体系

8.5.3 增强林业碳汇发展保障

8.5.4 激发林业碳汇内生动力

8.6 中国林业碳汇市场投资建议发展前景展望

8.6.1 金融支持发展

8.6.2 市场投资建议

8.6.3 行业发展机遇

8.6.4 行业发展前景

 第九章 2021-2023年中国碳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及投资分析

9.1 碳资产管理相关概述

9.1.1 碳资产相关概念

9.1.2 碳资产管理定义

9.1.3 碳资产管理模式

9.2 中国碳资产管理发展分析

9.2.1 碳资产管理现状

9.2.2 碳资产管理功能

9.2.3 碳资产管理业务

9.2.4 碳资产管理模式

9.2.5 碳资产管理前景

9.2.6 碳资产管理案例

9.3 中国碳资产管理投资风险分析

9.3.1 信用风险

9.3.2 政策风险

9.3.3 市场风险

9.3.4 风险应对措施

9.4 中国碳资产管理策略分析

9.4.1 组织碳盘查

9.4.2 编制碳预算

9.4.3 实施碳减排

9.4.4 进行碳核算

 第十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分析——北京

10.1 北京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0.1.1 开户流程介绍

10.1.2 市场相关政策

10.1.3 市场发展现状

10.1.4 市场发展特点

10.1.5 碳市场排放单位

10.1.6 行业发展问题

10.1.7 行业发展举措

10.1.8 未来发展展望

10.2 北京碳交易市场建设分析

10.2.1 市场体系建设

10.2.2 市场能力建设

10.2.3 交易系统建设

10.2.4 绿色金融进展

10.3 北京碳交易规则分析

10.3.1 市场交易主体

10.3.2 市场交易产品

10.3.3 市场交易方式

10.4 北京碳交易市场表现分析

10.4.1 配额市场

10.4.2 抵消市场

10.4.3 自愿市场

10.4.4 碳普惠市场

10.5 北京碳交易市场履约状况

10.5.1 市场履约相关规定

10.5.2 市场履约进展分析

10.6 北京碳交易市场监管分析

10.6.1 市场交易机构监管

10.6.2 市场交易行为监管

10.7 北京碳交易市场风险管理及预警

10.7.1 交易风险管理

10.7.2 市场风险预警

 第十一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试点城市分析——上海

11.1 上海碳交易市场发展综述

11.1.1 市场相关政策

11.1.2 市场管理框架

11.1.3 市场服务机构

11.1.4 市场能力建设

11.1.5 市场发展展望

11.2 上海碳交易市场总体运行状况

11.2.1 基本情况介绍

11.2.2 现货产品市场

11.2.3 远期产品状况

11.2.4 产品交易情况

11.3 上海碳交易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11.3.1 整体交易状况

11.3.2 配额现货交易

11.3.3 CCER现货交易

11.3.4 市场主体情况

11.3.5 有偿竞价交易

11.3.6 纳管企业数量

11.4 上海碳交易市场履约状况分析

11.4.1 市场履约现状

11.4.2 市场履约机制

11.5 上海碳交易市场监管及保障措施

11.5.1 市场监督管理

11.5.2 市场保障措施

 第十二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排控行业发展分析

12.1 电力行业

12.1.1 电力行业碳排放情况

12.1.2 电力行业碳配额分配

12.1.3 碳交易与电力行业的关系

12.1.4 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建设进展

12.1.5 电力集团碳交易市场履约情况

12.1.6 电力集团上市公司碳交易收入

12.1.7 电力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机遇

12.1.8 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挑战

12.1.9 电力企业参与碳交易发展对策

12.1.10 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

12.2 石化行业

12.2.1 石化行业碳排放情况

12.2.2 碳交易对石化行业的影响

12.2.3 石化行业参与碳交易实践

12.2.4 典型石化企业参与碳交易

12.2.5 石化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挑战

12.2.6 石化行业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12.2.7 石化行业参与碳交易发展对策

12.2.8 石化行业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12.3 钢铁行业

12.3.1 钢铁行业碳排放情况

12.3.2 钢铁行业低碳发展政策要求

12.3.3 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

12.3.4 碳交易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12.3.5 钢铁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挑战

12.3.6 钢铁行业参与碳交易的机遇

12.3.7 钢铁行业碳交易市场构建路径

12.3.8 钢铁行业参与碳市场交易策略

12.4 水泥行业

12.4.1 水泥行业碳排放情况

12.4.2 碳交易对水泥行业的影响

12.4.3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过程

12.4.4 水泥企业参与碳交易情况

12.4.5 水泥行业碳市场试点实践

12.4.6 水泥企业碳交易战略合作

12.4.7 水泥行业纳入碳市场逻辑

12.4.8 水泥行业参与碳交易前景

12.5 建筑行业

12.5.1 建筑行业碳排放情况

12.5.2 建筑碳排放相关标准

12.5.3 建筑行业碳交易实践

12.5.4 建筑行业碳交易作用机理

12.5.5 建筑行业碳交易发展困境

12.5.6 建筑行业参与碳交易策略

12.5.7 建筑行业参与碳交易前景

 第十三章 2021-2023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分析

13.1 碳交易市场投资模式

13.1.1 直接投资现货市场

13.1.2 投资碳基金

13.1.3 自行设立碳基金

13.1.4 经营CDM项目咨询顾问公司

13.1.5 直接开发CDM项目

13.2 中国碳交易市场融资风险预警

13.2.1 质押无效风险

13.2.2 CCER固有风险

13.2.3 交易限制风险

13.2.4 交易价格波动风险

13.2.5 质押财产处置风险

13.3 中国碳交易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13.3.1 市场潜力分析

13.3.2 投资领域分析

13.3.3 企业投资建议

13.4 个人参与碳交易市场投资分析

13.4.1 投资机会分析

13.4.2 投资壁垒分析

13.4.3 投资风险分析

13.4.4 个人投资建议

 第十四章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14.1 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展望

14.1.1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机遇

14.1.2 碳交易市场建设基本目标

14.1.3 碳交易市场建设阶段目标

14.1.4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方向

14.1.5 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14.2 中国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4.2.1 碳排放交易立法趋于完善

14.2.2 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

14.2.3 全国碳市场交易品种更加丰富

14.2.4 碳排放交易市场趋向国际化

14.3 对2024-203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预测分析

14.3.1 2024-203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4.3.2 2024-2030年中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预测

14.3.3 2024-2030年中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额预测


图表目录

 图表1 国际碳交易市场总体架构

 图表2 配额碳交易市场

 图表3 配额市场碳交易机理

 图表4 自愿碳交易市场

 图表5 世界碳市场发展历程

 图表6 2023年碳交易市场体系行业覆盖范围

 图表7 碳排放交易系统关键指标

 图表8 碳市场在不同的层级运行

 图表9 2018-2022年碳市场交易额变化

 图表10 2023年生效、正在开发或正在考虑的排放交易系统

 图表11 2008-2022年碳配额收入总览

 图表12 2022年各碳市场价格范围

 图表13 代表性碳市场多维度总览图

 图表14 2021年欧盟碳交易系统(ETS)排放国

 图表15 2013-2021年欧盟碳交易系统(ETS)电力部门排放量

 图表16 2005-2022年欧盟碳排放配额期货结算价分布

 图表17 2023年欧盟碳市场交易数据(现货)

 图表18 2023年欧盟碳市场交易数据(期货)

 图表19 欧盟碳市场四阶段演变过程

 图表20 fit for 55政策要点

 图表21 欧盟碳市场改革主要方案分歧

 图表22 欧盟碳市场改革方案的变化(减排目标&线性递减系数)

 图表23 三版EU ETS改革方案中免费配额退出时间表

 图表24 2015-2021年韩国碳市场配额拍卖价格

 图表25 2017-2021年新西兰碳市场配额价格

 图表26 2018-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7 2018-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图表28 2022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29 2017-2022年GDP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30 2017-2022年GDP环比增长速度

 图表31 2023年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32 2017-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图表33 202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4 2021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5 2021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6 2021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金额、增长速度及其比重

 图表37 2021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8 2021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39 2018-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下一条:中国Α-烯烃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北京亚博中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2024年中国碳交易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详细介绍
北京亚博中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主营:研究报告,市场调研,投资咨询,销售产量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碳交易信息

最新信息推荐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