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元、明、清时期古玉的发展历史和鉴定,如何出手,交易,卖出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这一时期新疆的玉器大量销往内地 ,使玉器生产得到发展。元代的代表性作品“渎山大玉海玉瓮”,成于蒙古至元二年(1265),瓮口为椭圆形,高70厘米,直径135厘米,壁厚22厘米,膛深55厘米,重约3500千克。玉瓮周身为浮雕的海浪和海龙、海马、海猪、海鹿、海犀牛等怪兽,海浪激起旋涡,怪兽神态生动,整个作品气势磅礴,是中国现存的传世玉器,也是极其珍贵的文物,现陈列于北京团城玉瓮亭内。各种镂空、多层次的玉帽顶(元代流行大沿瓜顶帽,以玉器饰于帽顶)、玉押(玉制的签押符号)是元代玉器的新品种。明代初期的玉器风格同元代厚重古朴的风格相似。至永乐年间(1403~1424)迁都北京后,形成工整细致、一丝不苟的风格,尤以御用监制作的玉器更为典型。嘉靖、万历年间(1522~1619),玉器制作渐趋繁琐,帝王使用的玉器大多镶嵌金银、宝石,以显示豪华富贵。清代初期的玉器趋于严谨、精巧。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玉器制作进入繁荣时期 ,约持续半个世纪,成为中国玉器史上的鼎盛时期。清代玉器具有华丽、典雅的艺术风格。典型的玉器是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内的“大禹治水玉山”,高约3米,径围约2米,重约5000千克。宫廷陈设的玉器,如玉尊、玉鼎、玉瓶、玉屏以及各种玉山、玉兽等艺术品也比前期更为繁多。具有阿拉伯艺术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风格特,一是薄胎,二是镶嵌金银丝和宝石,在乾隆年间(1736~1795)进入宫廷后,得到清高宗的赞赏,并令工匠仿制。随之北京民间作坊也开始仿制,并广为流传。道光年间(1821~1850),玉器工艺开始走向衰落

下一条:蓝牌多利卡东风随车吊多少钱_徐工随车吊价格报价
东莞中元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元、明、清时期古玉的发展历史和鉴定,如何出手,交易,卖出”详细介绍
东莞中元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
主营:古董,古玩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邮票信息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