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浅谈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的异同点与市场价值的分别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前言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据文献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





从文献中看,宋代官窑共有三个:一是宣政间京师自置的官窑,通常称作北宋官窑;二是宋室南迁后置于修内司的内窑,通常称作修内司官窑;三是继内窑之后在郊坛下别立的新窑,通常称作郊坛下官窑。然何为北宋官窑,北宋官窑青瓷产于何地,迄今尚无定论。自20世纪初,便有中外研究人士在杭州凤凰山、乌龟山下寻觅南宋官窑踪迹,先后发现窑址并进行发掘,然是否还有他处仍未发现者,亦不得而知。明清景德镇均烧造过仿宋代官窑瓷器,清代档案显示,雍正、乾隆时期内府多有搜集官窑瓷器的活动,这些瓷器中的一些仿技高超且不署年款的仿品,常使人难以辨别。





宋代烧制的官窑产品、明清仿制的官窑瓷器以及康乾时期收集的官窑瓷器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院内。为分清我院院藏宋代官窑瓷器及明清仿官瓷器中,宋代官窑青瓷的类群关系,目前被确定为明清仿品的是否与宋代官窑青瓷有混淆,我院对院藏四十多件宋代官窑瓷器以及十几件明清仿官瓷器进行全面、系统的无损科技分析,力求人文研究和科技研究相结合,推动官窑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本文是科技无损分析官窑瓷器的一部分,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显微结构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进行归纳和比较,为判断它们之间的类群关系提供显微结构方面的数据支持。





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的显微结构特征




1 、釉面特征

a、釉面斑点:宋代官窑青瓷釉面经常可见直径几百微米到二千微米大小的斑点,这些斑点有黑色、黄色等不同颜色,其中有些斑点有明亮的金属光泽。明清仿官瓷器釉面上也有各色斑点,但相比宋代官窑而言要少一些。斑点可能是因为釉料的不均匀、研磨不够细致而使釉中的铁在釉面富集析出,或是烧成时某些物质落在釉表面而形成的。(图一至图四)显示了宋代官窑青瓷不同样品釉面斑点的显微图片。



故宫馆藏宋官窑器

b釉面变色的气泡和棕眼:在大部分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釉面上能观察到变色的气泡和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棕眼。(图五)中黑色的气泡是因为气泡破孔及后期的污染所造成,(图六至图八)为不同样品釉面上棕眼的显微结构图。



(图一)釉面黑色斑点



(图二)釉面褐色斑点



(图三)釉面金属光泽斑点



(图四)釉面黄色斑点



(图五)釉面变色气泡



(图六)釉面棕眼



(图七)釉面棕眼



(图八)釉面棕眼

c、缩釉:大多数宋代官窑与明清仿官瓷器釉面都有局部无釉的现象,即缩釉现象。缩釉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面积或大或小,也有形状为长条形,一般多出现在器物底与壁交界处。(图九至图十二)为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缩釉现象的显微图片。



(图九)同一区域多处缩釉



(图十)圆形缩釉



(图十一)椭圆形缩釉



(图十二)长条形缩釉

2、 釉的显微特征

a、釉失透:在显微镜下对宋代官窑以及明清仿官瓷器的釉进行观察,发现釉中除了气泡还有一些类似于絮状的白色物质,釉不通透。(图十三至图十六)为釉的显微结构图。



故宫馆藏宋官窑器

b、气泡: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釉中有丰富的气泡,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有些样品气泡稀疏,有些样品气泡密集。(图十七至图二十)为不同样品釉中气泡的显微图片。



(图十三)宋代官窑釉显微结构图



(图十四)宋代官窑釉显微结构图



(图十五)清代仿官釉显微结构图



(图十六)明代仿官釉显微结构图



(图十七)釉中气泡



(图十八)釉中气泡



(图十九)气泡大而疏



(图二十)气泡小而密

除此以外,釉面下常有一些颜色不同的小点,当将其放大时,便在釉中观察到一个类似于空洞的结构,这可能是由很多微气泡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大气泡。(图二十一至图二十四)为釉中大气泡的显微图片。



(图二十一)釉中大气泡



(图二十二)釉中大气泡



(图二十三)釉中大气泡



(图二十四)釉中大气泡

c、纹片:南宋官窑及明清仿官瓷釉普遍有纹片,纹理的大小及疏密不一。有些样品纹片粗细较为均一,颜色为黄色;有些样品有着“金丝铁线”纹片,即粗的黑色纹片和细的黄色纹片。大多数样品都有颜色更浅甚至无色且更细的纹片,这些纹片在显微镜下呈极浅的黄色或无色。(图二十五至图二十八)为釉纹片的显微图片。



(图二十五)釉纹片



(图二十六)釉纹片



(图二十七)釉深浅纹片对比



(图二十八)釉深浅纹片对比

还有一种纹片肉眼看不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看见,这种纹片极细且不长,不沿垂直釉面方向裂开,没有贯穿釉层,这是瓷器出窑后形成的斜开片(2)。(图二十九)和(图三十)是斜开片的显微结构图片。



(图二十九)斜开片



(图三十)斜开片

3 、胎釉中间层特征

在对宋代官窑的无损检测中,有两个样品的断口处发现白色和黄色的胎釉中间层。(图三十一)和(图三十二)是胎釉中间层的显微结构图片。



(图三十一)白色胎釉中间层



(图三十二)黄色胎釉中间层

4 、其他特征

在对一些样品的显微结构观察中,发现釉下有断裂现象,如(图三十三)和(图三十四)的“丫”字型断裂,也有简单的裂开,如(图三十五)和(图三十六)。



(图三十三)釉下“丫”型断裂



(图三十四)釉下“丫”型断裂



(图三十五)釉下裂



(图三十六)釉下裂

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显微特征的不同点
1 、釉的显微特征与胎体中的环状纹路

在45件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中,有7件宋代官窑器物釉的显微结构与其他样品明显不同。这7件器物都是六角菱花式碟,底部有三个支钉,尺寸也极为相近。釉上均有黄斑,黄斑的多少和颜色的深浅有一定的差别,黄斑处釉中气泡模糊不清,釉面似乎被熔蚀,仅无黄斑处能看清釉中的气泡。(图三十七至图四十)为釉的显微结构图片。



(图三十七)釉的显微图片



(图三十八)釉的显微图片



(图三十九)釉的显微图片



(图四十)釉的显微图片

7件六角菱花式碟的缩釉露胎处较多,釉的纹片较密集,据不完全统计,其釉层厚度大约为1.6MM。在靠近碟底部露胎处,3件六角菱花式碟的胎体可见环状纹路。如(图四十一至图四十四)所示,表明胎体在成型或修坯时可能使用了轮制工具。



(图四十一)胎体环状纹路



(图四十二)胎体环状纹路



(图四十三)胎体环状纹路



(图四十四)胎体环状纹路

2 、纹片

对比宋代官窑瓷器与明清仿官瓷器釉的纹片,发现宋代官窑瓷器釉的纹片普遍短而密,而明清仿官瓷器釉的纹片稀而长,见(图四十五)和(图四十六)。除此以外,明清仿官瓷器较宋代官窑瓷器釉的纹片直,弯曲度小。见(图四十七)和(图四十八)。



(图四十五)短而密的纹片



(图四十六)长而疏的纹片



(图四十七)较弯曲的纹片



(图四十八)较直的纹片

3、 釉色不均匀

明清的两件仿官瓷器中出现釉的局部区域颜色不均匀的现象,即部分区域釉色偏白,从(图四十九)和(图五十)中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而宋代官窑样品则基本无此现象。



(图四十九)局部釉色不均匀



(图五十)局部釉色不均匀

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显微特征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1、相似点

宋代官窑瓷器造型古朴,釉质细润如玉,风格自然质朴。明清的仿官瓷器,部分注重仿其釉色,不注重仿其器形,即神似形不似;部分仿品不仅在釉色上仿得逼真,造型上也注重模仿,神似形也似。无论哪种仿品,宋代官窑玉质感的釉是仿制者追求的目标。正是这些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气泡,对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釉出现玉质感的效果起了部分作用。



故宫馆藏宋官窑器

受烧制技术、坯釉配方等因素的影响,古陶瓷釉中的气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能保存烧造时的原始信息。从釉中气泡大小及气泡密度看,宋代官窑和明清仿官瓷器没有明显的差别。从宋代到明清,从官窑到仿官制品,釉的原料发生了变化,但外观及气泡的显微特征却没有明显差别。

2、不同点

受胎釉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影响,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釉都有纹片。明清仿官瓷器釉纹片与宋代官窑瓷器釉纹片相比,纹片平均条数较少,平均长度较长。

研究表明,胎釉热膨胀系数差值较大时,釉面以小纹片为主,反之则以大纹片为主。然而影响釉面开裂的因素太多,热膨胀系数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釉纹片还与瓷器的冷却速度、釉层厚度、釉的弹性、抗张强度以及器物的成型方法、形状、显微结构和出窑后器物所处的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



故宫馆藏宋官窑器

宋代官窑瓷器烧成温度较明清仿官瓷器低,釉中有未熔釉料、大量气泡和新生成的晶体,这些因素对纹片的走向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故宋代官窑瓷的纹片较为弯曲,明清仿官瓷的纹片较直。

结论
(1)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的显微特征大体较为相似,釉面均有斑点、棕眼、破气孔、缩釉等现象;釉中有大量气泡,釉有深浅粗细不一的纹片;胎釉易形成中间层。这些显微特征是由其坯釉原料和烧制工艺所决定的。



故宫馆藏宋官窑器

(2)宋代官窑釉的玉质感是明清仿制者追求的目标,釉中气泡对官窑瓷釉的玉质感效果起了部分作用。尽管明清仿官瓷器釉的元素组成与宋代官窑瓷器不同,烧成温度也有一定的提高,但釉玉质感的效果以及气泡的大小密度差别不大,这说明明清仿官瓷器的烧制者已经充分掌握了气泡对釉质感的作用,能在釉料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烧制工艺来实现相同的釉的质感。

(3)受多种因素影响,宋代官窑瓷器釉纹片普遍短而密,而明清仿官瓷器釉纹片普遍稀而长。由于明清仿官瓷器烧成温度高,釉中晶相相对较少,故纹片较宋代官窑瓷器纹片直,弯曲度小。



故宫馆藏宋官窑器

(4)院藏宋代官窑瓷器中,有7件六角菱花式碟的显微结构与其他官窑瓷器不一样,釉在显微镜下看起来似被熔蚀,釉中气泡信息不明显,能观察到胎体中环状痕迹,可能因成型或修坯时使用过轮制工具所致。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今 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下一条:供应:禹州HZK-JA精密天平
深圳恒升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浅谈宋代官窑及明清仿官瓷器的异同点与市场价值的分别”详细介绍
深圳恒升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主营:古玩,艺术品,收藏品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宋代官窑信息

进店 拨打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