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石雕佛像批发佛像石雕
-
面议
石雕佛像造像顾名思义就是各种材料塑造佛像的形象,石雕佛像造像起源很早,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石雕佛像造像随各地域的风格几经变迁,直到思想的融入,佛像在雕刻艺术形式上才显现出灿烂的光芒,由此便产生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石雕佛像造像艺术。可以说,石雕佛像造像几乎能支撑起古代雕塑艺术体系,是千年华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佛教为什么要造像?造像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这要从佛教名词“相”与“非相”说起:“相”,佛家指事物能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所认识的特性,也就是说,能表现于外,可以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而“非相”就是诸法空性。也就是说,佛教讲究所有事物都是和合而成、既不坚固、也不究竟的,因此佛家都强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石雕佛像也正是从唐朝以后开始兴起的,唐朝刚开国的时候,刚刚经历了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等等乱世,很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后来人们寄希望于有人来拯救他们。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寄托,佛教文化才发展得特别迅速;于是佛教文化从唐朝开始就进入了快速萌芽期。当时的人们忍受着饥荒,个个瘦弱病残,当人们看到白胖圆润的人都会心生自卑,而表现出十分羡慕的情绪。
纵观全国的石雕产业带,其分布十分有特点,北有河北曲阳,南有福建惠安;还有山东嘉祥和浙江青田等等。不同的石雕产业带所擅长的雕刻工艺并不相同,其所拥有的石材资源也不同。河北曲阳盛产晚霞红等石材,在当地十分擅长雕刻制作各类城市景观石制品;山东嘉祥则拥有许多青石等,其十分擅长雕刻制作大型石雕山门。而浙江青田则是寿山石石雕的鼻祖,其温婉细腻的人文情怀,正一锤一凿地烙印在微型石雕工艺品上。
佛陀,在狭义上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但是随着佛教教理的发达,“佛陀观”便分为法、报、应三身。遍满宇宙寂静之无色无形的理佛,称为法身佛;为着救度众生经过长时间积功累德的结果而显现出佛身,并建立净土的是为报身佛;因化益众生,而出现在娑婆世界的,是为应身佛。寺庙中较常见的诸佛雕像有:石雕释迦牟尼佛、石雕阿弥陀佛、石雕药师佛、石雕大日如来佛等等。
石雕佛像的种类之二是菩萨类,菩萨也有译成大道心众生、大士、高士、觉有情等。寺庙中常见的石雕菩萨圣像包括:文殊、普贤弥勒、日光、月光、虚空藏、地藏,以及随侍阿弥陀佛的二十五菩萨、观世音等等。其中较常见的要属石雕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又被称观世音大士、观自在、白衣大士;她救苦救难于人间,为度化众生,现33化身,救12种大难,深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