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汉长信宫灯的新行情价格
-
面议
西汉长信宫灯,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西南约1.5公里的山崖上)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wǎn]墓中出土。2010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1968年,国家考古卢兆荫负责河北满城汉墓的发掘工作,对长信宫灯、金缕玉衣和朱雀衔环杯等国宝级文物的发掘和修复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2]
汉墓发现
1968年5月,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悄悄地开进了河北省满城县,他们将在县城西南一座海拔只有200余 米的孤山上执行一项秘密的施工任务。1968年5月23日,当机电12班的战士们在距离山顶30米处朝东地带打眼放炮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这次放炮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崩下来许多碎石头。对于这一奇怪现象,战士们决定上前看个究竟。不料,走在前面的一名战士, 突然感到双脚还没站稳便失去了支撑,整个人掉进了一个漆黑的山洞里。随后班长几名战士也爬进了洞里。他们打着手电走进洞里后,发现地上散落着许多凌乱而腐朽的木料,还有许多造型奇特而古怪的铁器、陶器和青铜器等。
汉墓发掘
1968年6月27日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
郭沫若(左)亲临发掘现场
郭沫若(左)亲临发掘现场
由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总体负责考古工作队开始进驻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的陵山“军事禁区”。们进行一番细致勘察后进入后室,古墓的后室发现的 “金缕玉衣”和一件刻有“中山内府铜钫一,卅四年”铭文字样青铜器,以及宏大的墓葬规格,初步断定满城古墓应为西汉代中山国国王刘胜之墓。刘胜墓被发掘后,王仲殊等人汇报说墓室北面的地貌特征也很奇特,这再次引起了郭沫若的兴趣。于是,郭沫若在对刘胜墓地的方位、地形和周围环境做了长时间的观察后,向北走出了一百多米,然后对考古队员说:“这里应该是刘胜妻子的墓地”,郭沫若解释说汉代有“同坟异葬”的习俗,并建议考古队做好准备,在此继续发掘第二座汉墓。1968年7月22日晚,郭沫若回到北京后便给写了一份关于满城汉墓的考察情况报告,并建议由原班人马立即发掘刘胜妻子之墓。1968年8月3日,周批示说:“可以按照郭老的设想去做”。按照郭沫若的意见,发掘清理第二座汉墓的战斗打响了。1968年8月13日下午,在当地驻军的协助下,第二座汉墓的发掘正式开始了。考古队员们在距离座汉墓墓道口平行往北120米处一片被人工翻动过的乱石堆中发现了一个缺口。经过一天的艰苦发掘,在当天下午挖出了封堵岩洞门口的卧砖,至此第二座汉墓的墓门全部暴露。考古人员在二号墓的后室里发现了长信宫灯、朱雀铜灯和朱雀衔环杯等一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在墓主的贴身随葬品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窦绾”铜质印章,这为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明。经过20多天的辛苦努力,二号墓的发掘工作在1968年9月17日全部完成。历时111天的满城汉墓发掘工作也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