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是拿来做什么的?
-
面议
鼎是一种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以圆腹、双耳、三足为主,各时期的特点又有所不同。比如商代早中期,鼎的造型多为直耳深腹,鼎体较薄,花纹简单。而商后期至西周早期,鼎腹就开始变浅,鼎体更加厚重,花纹也比较精美。到了在春秋时期,鼎的壁身逐渐变薄,同时开始出现鼎盖。在我国众多的博物馆中,很多镇馆之宝就是鼎,其中为的就是保存在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方鼎和保存在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很多鼎在铸造时,上面还刻有文字用以记录当时的一些社会状况,因此这些各有特色的铜鼎不仅颇具艺术价值还具有的研究价值。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典之际,中央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 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
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鱼、肉用。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方的方鼎。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不但在中国,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是大的青铜器。鼎腹用以盛食物,耳用于用钩钩起或用棍棒抬起鼎体。商早、中期,鼎多为小直耳,深腹,短锥形足。其中耳与一足在一条直线上,一耳在另外两足之问。鼎体较薄,花纹简单。多为三足圆腹尖足,也有四足柱足方鼎和三足扁足鼎。商后期至西周早期鼎腹稍浅,两耳稍大,三足变为圆形,两耳位于三足之间。胎体厚重,花纹精美。商代后期三足尖足鼎逐渐消失,三足圆腹柱足鼎占多数,这一时期也有分档鼎、四足方鼎和扁足圆鼎。西周中后期,扁足鼎和四足方鼎基本消失,开始出现附耳、兽蹄形足。春秋时,鼎均变为附耳,蹄足,鼎身渐薄,出现鼎盖。战国后期,鼎胎更薄,盖上加环,可翻转过来用作盘。鼎身纹饰细碎。秦汉时,鼎为紊面,器形沿袭战国式样,有的鼎足做成熊足状。在商周社会里,鼎曾被作为标志统治极力和等级的一中嚣物.因此成为了礼器。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不同等级的人们使用的鼎的数目和大小是不同的。有一种成组的鼎,鼎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成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代表不同的身份等级。列鼎通常为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