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节能生物质液体燃料经销商,植物油燃料
-
面议
在化石能源大量使用之前,生物能源在人类能源利用史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即使在今天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高达90%的能源消耗仍是由生物质能供给的。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及化石燃料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关注生物能源并不同程度地实施了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与利用促进政策。
生物液体燃料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其对环境的负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争论也日趋激烈,各国重新审视生物燃料政策成本以及这些政策可能产生的后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物燃料生产的环境成本因原料生产与供应、转化技术等不同差异,使用生物燃料以减轻环境污染的政策目标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
研究发现,与石油相比,不同的生物燃料在温室气体减排上的作用千差万别。视生产原料和加工方法不同,一些生物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甚至超过化石燃料。提高生物燃料产量引发的直接或间接的土地用途转变,也会产生温室气体,如将森林草场转为作物种植便释放了土壤中贮藏的碳。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甜高粱能源利用研发。“八五”、“九五”计划期间,甜高粱秸秆制取乙醇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科技发展规划。发展至今日,我国甜高粱品种、种植以及利用甜高粱茎秆生产乙醇技术已经逐渐成熟。
能源作物种植过程与生物液体燃料加工过程产生的副产品产生的替代效应,如作为饲料处理的副产品及参与二次利用(诸如蔗渣发电、废料还田)的副产品,这些被称为是“避免了”的温室气体排放对评估结果影响。此外,能源作物大规模集约化种植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与其他农作物形成土地竞争,垦荒导致的碳排放很难纳入到这一分析体系。如果希望温室气体平衡的评估结果完整而,那么土地用途转变导致的排放数据将非常关键。
很多能源作物(如甘蔗、棕榈油和玉米)需要消耗较多的水才能达到商业化产量,因此除非有灌溉,否则这些作物适合生长在降雨丰富的热带地区(在巴西,雨育生物燃料作物的生产很普遍,76%的甘蔗依靠降水灌溉;美国70%的玉米产量靠降雨灌溉)。即使麻风树和水黄皮这些多年生、可在半干旱地区退化土地上生长的作物,在炎热干燥的夏季也需要一些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