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杂项征集,近代宣德炉征集
-
面议
杂项虽然不像书画和陶瓷那样在拍卖场上能够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它的收藏内涵是丰富的,它的市场价格增长速度相当快。针对一些拍卖公司近几年来的拍卖情况,我做了一个比较,发现杂项的相对增幅都不小,其中文房清供的增幅大,少的都是3~5倍。
几乎是所有可以收藏的材质,都可以制作成杂项藏品;几乎所有的传统工艺技法,也都可以用在杂项上。杂项虽然没有书画或者陶瓷那样张扬,但是它们在收藏市场应该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不能被轻视。
杂项中的冷门也比较多,有些很让行外人意外。例如,犀角存世量很少,本身又是贵重药品,真正流传有序的并不是非常丰富,在民间流传的则更少,现在充斥市场的大都是赝品。因此,虽然犀角制品非常昂贵,但由于存世少,一般收藏者很难见到,所以形成不了收藏气候,无法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而漆器和绣品也不大受追捧,因为其保存比较困难,对一般收藏者来说,一旦保存不当,藏品就可能毁在自己的手里。在文房四宝中,由于笔、纸、墨难以保存,所以存世量就比较少,一般藏家也不追捧这类东西。珐琅器、金银器和鼻烟壶收藏者较少,市场也比较冷。
因为存世量少等原因,相对不受市场追捧的藏品类别,其价格并不一定低,比如漆器、珐琅器,价格在几百万以上的拍品屡屡出现。杂项中时不时还出现了一些千万元左右的天价,如前面提到的大圣遗音古琴。另外,例如犀角,市场价格一直是居高不下,只要成交,几乎不会少于六位数。
牙雕本来在山西、广东、苏州等地存有一些,市面上相对集中。但是,据市场调查反映,近这些地方的牙雕反而不多了,大部分牙雕作品向大一些的城市,或者古玩收藏比较热的地方,如北京、上海转移了,所以在这些地区也不易找到了。不过,偶尔还是能够淘到。
玉石类的杂项,在重要的产石区,如福建寿山、浙江青田、浙江昌化、河南南阳等地较多。当然,这里的赝品也不少,收藏时要多加注意。漆器也是南方比较多,但是雕漆、填漆等在北方的存世量大一些。丝织品方面,除了宫廷的某些丝织品,四大名绣在各地方流传下来的都不少,民间织绣在传统文化发达的地区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