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是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银锭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至清,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
清朝时期古人是如何铸造银元宝的——以官府库银为例。
一、要提前准备好一些碎银(成色不等)和硝石粉、砷粉、硼砂、松脂、铅片等,然后把碎银放进大锅里煮一下,清洗掉表面的杂质。然后,银匠会使用木炭将熔炉烧旺,因为木炭产生的热量木柴(无风箱鼓风状态下,木柴高只能达到1400度,但木炭却能达到1600度)。
二、接着银匠取出坩埚,检验完坩埚没有裂缝后,将坩埚的朝下插入热炭堆里,再用钳子夹几块热炭摆入坩埚内,让其内外都受热,这个加热过程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
三、当一切顺利时,工匠将坩埚面朝下倒扣入炭堆上,然后用热炭覆盖,直到坩埚烧红后,工匠会再次将坩埚取出观察,看其有无裂缝,有裂缝的就扔掉,要不然坩埚会开裂、漏银。
四、在确定坩埚没有问题后,银匠会先向坩埚内撒入少许硝石粉,再将事先秤好的五十两碎银倒入坩埚内。
五、在不断的鼓风加热下,碎银终会受热融成银液,在碎银融化的过程中若是浮现的杂质太多,银匠还会再往坩埚内放入少许硝石粉和几片铅片,然后继续观察银液表面,看其是否含有锡,若是含有锡就需要往坩埚内倒入一些松脂。
六、银匠会在铸造过程中会不断的观察银液表面的杂质,如果杂质不多就只放些许硝石粉,这些硝石会把银液内部的杂质释放除来,并浮到银液表面,这时撒上砷粉(俗称砒,其化合物就是剧毒的砒霜),使杂质流向坩埚的边缘。
七、若是杂质还是太多,银匠还会往坩埚内撒入一些硼砂,这些硼砂遇热后也会流到坩埚的边缘。
八、当银液里的杂质析出以后,银匠会拿一根弯曲的铁条来搅拌、刮试坩埚内的银液,这时杂质便会粘在铁条上,而等到铁条变红时就要将其从银液中拔出,另换一根铁条继续搅拌银液,这一过程要进行多次,这样才能确保银元宝的成色。
有时候银匠在铸造银元宝时,还会使用两种方法在银元宝的两翘之间制造一个凸点:一种是把木棍插在银液中间,然后看准时机将木棍提出,另一种则是用坩埚底部的轻按银液表面,然后看准时机拔出坩埚,以此在银元宝上形成一个凸点。十、等到银液在模型里逐渐凝固成银锭,但还没有完全冷却时,银匠会把刻有他姓名和所属州府及年号的银戳放在银锭的表面,用力敲打,篆刻在银锭上。后工匠会将铸造好的银锭从模型中小心的钳出,放在一旁的架子上冷却。如此一枚五十两的库银就制造好了,等到放凉以后,还会有专人检查其是否合格,而合格的就能收进国库了。古人进行铸造银元宝时,基本上每个银元宝的底部都有蜂窝状的气孔,这是银液体内的气体析出所致(银在熔炼时会吸收大量气体),虽然这种气孔不好看,但却是辨别真假银锭的重要依据!气孔较深,孔内圆润光亮、有神,说明成色高,反之,则成色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