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组合圆雕制作流程
-
面议
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如雕塑《刘胡兰》,从正面看到的是昂首挺胸、咬紧牙关、怒视敌人、威武不屈的形象。在侧面,观众只能看到紧握拳头的右手和左手,通过手势表现出刘胡兰内心愤怒的情绪,以及恨不得砸烂旧世界,把敌人一扫而光的气概。背面较简单,只能看到因风吹飘动而交织着的头发和衣纹。就这样,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看到雕塑的各个侧面,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整体感。
就圆雕来说,它不适合表现自然场景,却可以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划来暗示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如通过衣服的飘动表现风,通过动态表现寒冷,通过表情和姿势表现出是处在炼钢炉前或在稻田之中。渲染大规模的群众场面不是它特长,可是集中深入地塑造富有个性的典型性格却是它的拿手好戏。众多的罗马头像,龙门石窟,东山的浮雕罗汉像,罗丹的一系列肖像,《收租院》的一些农民形象都是范例。
由于圆雕表现手段是极精练的,所以它要求高度概括、简洁,要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感染观众,正因为如此,硬要它去表现过于复杂、过于曲折、过于戏剧化的情节,将无法体现圆雕的特点。它常常以寓意和象征的手法,用强烈、鲜明、简练的形象表现深刻的主题,给人以难忘的回味。比如,矗立在美国纽约市港口的《自由女神》和原置于巴黎国际博览会苏联馆,后又移至莫斯科全苏农业展览会的《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
由于圆雕是空间的立体形象,可以从四面八方去观看,这就要求从各个角度去推敲它的构图,要特别注意它形体结构的空间变化(当然,要有一个主要的观看面)。
圆雕虽是静止的,但它可以表现运动过程,可以用某种暗示的手法使观者联想到已成过去的部分,也可以看见将要发生的部分。
形体起伏是圆雕的主要表现手段,如同文字之于文学,色彩之于绘画。雕塑家可以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对形体起伏大胆夸张、舍取、组合,不受常态的限制。形体起伏就是雕塑家借以纵横驰骋的广阔舞台。
总之,圆雕要求精而深,强调“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既要掌握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又要敢于突破、大胆创新。
古代的寿山石圆雕作品讲究造型生动,因材施艺。其作品多为仙、佛、人物和猪、羊、马等家畜,色彩纹理也比较单调。近代,色彩丰富的寿山石新品种不断出现,寿山石艺人们在取色用“巧”方面不断创新,努力发掘和利用石形、石质、石色的天然神妙,通过构图布局,讲求虚实、对比、平衡、空间和掩映等现代绘画知识的运用,使大型圆雕作品意境更加生动而自然,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镂雕
镂雕细坯,这道工序是为纠正前道工序的不足并加强细节部分的刻画。可使用较小的平凿与圆凿,一是用肩顶,二是用手推(即执刀戳坯),依次刻出人物形体结构,脸部特征表情和衣纹的虚实关系,尤其是在处理人物衣裙方面,讲究虚实、动静、湿干、曲直、聚散、挂垂等表现方法。
水泥雕塑又称混泥土雕塑。因为材质坚固犹如高楼大厦,风吹日晒耐久不化,足以在岁月的洗礼下,屹立几十年,甚至上。成本相对较低,建造速度快等优势。水泥雕塑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文化艺术品,自从有了它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而且显示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增加。应用在商场、景区、游乐园等。
所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品,用紧缩的办法来处理目标,靠透视等因从来体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双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隶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修建上运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能够看到。因为其紧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修。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浮雕在内容、方式和原料上与圆雕相同丰富多彩。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石雕大象是石匠们采用天然石材,根据动物大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运用各种雕刻工艺制作而成的。石雕大象因采用的石材丰富多样,所运用的雕刻工艺千变万化,也导致石雕大象的外观形态姿态万千。而且石匠们还会根据消费者的个人喜好,以及对当下生活环境的解读;给石雕大象的搭配了各种各样的吉祥装饰图案,从而让石雕大象造型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