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初中生厌学教育咨询-茂名叛逆孩子教育
-
面议
青春,一首动感的旋律,在我们毫无准备时奏响悲欢离合的乐曲!措手不及的我们只能迷迷糊糊地跟着节奏走,即使五音不全,也坚持着自己的感觉。
听听孩子的说法:
孩子恋爱了,也可以让孩子说说,这样做好不好,对不对,现在应不应该,是否会影响到学习等,让孩子自己开口说话,避免一言不发,就不好处理了。
准大人期——9岁到10岁半的时候,孩子进入了第二个叛逆期:“准大人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会用很大的力量“往外走”,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表现为不愿意让家长拉手、喜欢让别人叫自己的全名。不过与此同时,孩子还会表现出一小段时间的“回归婴儿期”表现,表现得非常依赖、不讲道理,或者娇气、容易哭,要求父母的力量。当“回归婴儿”和“准大人期”同时出现的时候,家长就要留心告诉自己:孩子的第三个叛逆期来了。10~11岁:喜爱群体,要有大人的权利但不愿承担责任。
具体列举如下:
认为绝大多数规章制度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
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就会感到厌烦;
佩服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
认为父母、老师的话很多都有漏洞;
喜欢与众不同,爱做令人大吃一惊的事情,喜欢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
违反某些规定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快乐;
别人的批评常常引起反感和愤怒;
认为父母和老师不应该为一些事小题大做,大惊小怪;
认为冒险是一种的快乐;
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阻止也不会改变主意;
会对课堂上出现一些老师没有意料到的情况而感到开心;
对伤害自己自尊的人,想要给他添些麻烦,让他感到自己是不好惹的;
越是禁止的东西,越要想办法得到。
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怎样想,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与老师想法不同的学生引起老师反感,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甚至动手打学生,这也很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