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草鱼苗养殖场
-
面议
草鱼是我国特有鱼种,也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又叫鲩、油鲩、草鲩、草根等,主要产于我国内陆江、河、湖泊中,现多为人工池塘养殖。草鱼属食草性鱼类。它养殖简单,生长迅速,且由于肉质细嫩,深受人们欢迎,因此成为各地主要养殖鱼类。体延长,腹部圆,体后部侧扁。口端位,上颌较下颌稍。口角无须。鳃耙短小。吻钝宽。眼小。下咽齿2行。背鳍短,没有硬刺。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臀鳍具不分枝鳍条3,分枝鳍条8。鳞片大,侧线鳞38—46。
草鱼体形与青鱼相仿,吻略钝,下咽齿2行,呈梳形。体长形,前部近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宽,中等大,前部略平扁。吻短钝,吻长稍大于眼径。口端位,口裂宽,口宽大于口长;上颌略长于下颌;上颌骨末端伸至鼻孔的下方。唇后沟中断,间距宽。眼中大,位于头侧的前半部;眼间宽,稍凸,眼间距约为眼径的3倍余。
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鲤科、草鱼属鱼类。体长为体高的3.4~4.0倍,为头长的3.6~4.3倍,为尾柄长的7.3~9.5倍,为尾柄高的6.8~8.8倍。体长形,吻略钝,下咽齿2行,呈梳形。背鳍无硬刺,外缘平直,位于腹鳍的上方,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较至吻端为近。鳃耙短小,数少。体呈茶黄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边缘灰黑色,胸鳍、腹鳍灰黄色,其它鳍浅色。
草鱼是北暖温带、季风候风气候下、大平原区、有大河湖水体中的鱼类,约产生于新第三纪后期上新世喜马拉雅山开始升高和中国东部平原产生季风、候风及大的河流和湖泊之时。
草鱼的产卵地点一般选择在河干流的河流汇合处、河曲一侧的深槽水域、两岸突然紧缩的江段。草鱼一次可产30~138万粒卵。受精卵因吸水膨胀后,卵径可达5毫米左右,可顺水漂流。
产前培育阶段是亲鱼营养物质向生殖腺转化的重要阶段,草鱼繁殖过程中,亲鱼的强化培育是人工繁殖成功的关键,亲鱼培育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性腺的成熟度、催产率、鱼卵受精率和孵化率等。亲鱼培育过程中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5个重要环节。
体长形,前部近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宽,中等大,前部略平扁。吻短钝,吻长稍大于眼径。口端位,口裂宽,口宽大于口长;上颌略长于下颌;上颌骨末端伸至鼻孔的下方。
草鱼的养殖对池塘及水质也有着一定要求。只有具有优良的生长环境,才能鱼苗的健康生长。应根据相关养殖规定来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避免浪费水资源或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污染。
经济:由于草鱼食料简单,饲料来源广,肉质鲜嫩,是优良的养殖鱼类,也是中国传统的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经济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