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条件
-
¥10000.00
该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企业,不分领域、不分行业、不分规模,是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企业全局。该管理体系的关注焦点是获取与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它能准确定位企业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进一步提出两化融合实施目标,有效规范和控制两化融合实施过程,并跟踪评估实施过程是否形成了预期的新型能力、以及新型能力是否符合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要求,终帮助企业在其发展战略框架下实现两化融合的闭环控制和良性循环。
支持:
1、工信部门项目资金申报优势;
2、地方性补贴,贯标的企业在后续的专项资金支持中也会得到收益。
3、采购、市场采信机制方面的加分优势。
4、通过评定的企业将在省市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
流程管理:
1、明确两化融合建设的相关流程与管理机制,流程精细化,可操作性更佳;
2、避免两化融合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不足,效果不佳;
3、形成PDCA的持续改进机制;
4、数据驱动,辅助管理决策。
两化融合与企业做信息化项目建设有何不同?
企业进行信息化项目建设时,主要通过同行及当前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确定自身的信息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需求,信息化建设时,更多关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部署和应用。
两化融合是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通过竞争优劣势分析等工具和手段,识别、确定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为获得这些可持续竞争优势而打造企业需要提升的新型能力并将能力需求量化,并建立了系统性的职责和资源管理机制,监控、考核、纠正和改进机制等。
针对这个问题,国家标准化于2017年发布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23001-2017》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要素,为企业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
作用
1、政策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31个省份以及10余家央企集团共出台近360项支持政策,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各地通常都有相应的项目资金支持,因此越早进行贯标工作的开展,从地方将获取更有利的资金、资源支持。
2、评定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进工作作为工信部的立部之本,是工信部未来长期KP考核指标,各省、市、区、县经信委、经促局、经贸委所有政策性项目都将倾斜性支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通过企业。
3、管理提升:引导企业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职能制造等技术与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变革有机融合,探索信息时代数据驱动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模式。
4、品牌价值:企业两化贯标属于企业管理体系贯标,既是两化融合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