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液压动力单元
-
¥2448.00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节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设计液压系统时,设计人员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实现系统的功能和提高可靠性上,在能耗方面考虑得不够多,由此不但造成液压油温度升高而增大了泄漏量,降低了密封效果,危及到装备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这也是与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不相符的。因此,应该将节能技术应用到液压系统的每个环节,对于已有装备,应用已发展成熟的节能技术进行改造;对于正在设计中的液压系统,要充分考虑对整个系统节能控制,避免以后不必要的损失,延长装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基于此,从分析液压系统能量损失的原理出发,介绍了几种的节能措施,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套完整的液压设备 ,它的液压系统由液压马达、液压泵、液压控制阀及液压辅件四大部分组成。液压系统的能量消耗与液压泵的工作性能有很大关系 ,也与其他元件的工作状况密不可分。提高液压泵的总效率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在不考虑压力损失的情况下 ,液压泵的总效率ηz=ηrηj,若提高液压泵的总效率 ,提高其容积效率 ηr 和机械效率 ηj,这不仅取决于液压泵的结构形式 ,而且和使用压力、液压泵转速及液体粘度等因素有关。液压泵的形式和压力对总效率的影响由齿轮泵、柱塞泵的总效率和压力的关系可知 ,高压泵在低压区域内使用时 ,总效率是低的。而低压泵在高压区域内使用时 ,总效率也低。因此 ,根据负载压力情况适当选择泵的形式 ,使其能在较高的效率下工作。一般压力在 2 5MPa以下时选用齿轮泵 ;压力在 2 5~ 6 3MPa范围内选用叶片泵 ;压力在 6 3MPa以上选用柱塞泵。
泵和马达的发热
在液压传动当中,旋转式流体元件都在低于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这就意味着,输入到系统的能量比输出的能量多,其损失的能量主要为泵和马达的内部磨损形成温升转化成热能。
液压系统节能的目的是使泵的流量与负载所要求的流量相一致,在不影响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滋流损失。以前单一追求功能的设计思想已经行不通了,基于功率匹配是现时的大趋势。此外,提高初始的能量转换效率也非常有必要,这就要求在电动机一液压泵,液压泵一液压泵的组合上不断进行优化,并且不断在实践中通过改进液压元件的分布结构来节约能源,节约液压系统的运行成本。上述是从节约使用能源来达到节能的目的。现在,能量回收利用技术也是节能技术的一部分,而且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将节能效果推向了一个顶峰,也应用到了几乎每一个液压系统中。
展望前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比例控制技术的发展,不断将这些新技术与节能理念相结合,这些将地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动力元件,即液压泵,其职能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动能(表现为压力、流量),其作用是为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是系统的动力源。
2、执行元件,指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其职能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而对外做功,液压缸可驱动工作机构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或摆动),液压马达可完成回转运动。
3、控制元件,指各种阀利用这些元件可以控制和调节液压系统中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等,以执行元件能按照人们预期的要求进行工作。
4、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滤油器、管路及接头、冷却器、压力表等。它们的作用是提供必要的条件使系统正常工作并便于监测控制。
5、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通常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通过工作介质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另外液压油还可以对液压元件中相互运动的零件起润滑作用。
常见故障 语音
压力损失
由于液体具有黏性,在管路中流动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摩擦力,所以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必然要损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损耗主要表现为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有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两种。沿程损失是当液体在直径不变的直管中流过一段距离时,因摩擦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局部损失是由于管路截面形状突然变化、液流方向改变或其他形式的液流阻力而引起的压力损失。总的压力损失等于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之和。由于压力损失的必然存在,所以泵的额定压力要略大于系统工作时所需的大工作压力,一般可将系统工作所需的大工作压力乘以一个1.3~1.5的系数来估算。 [2]
流量损失
在液压系统中,各被压元件都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如液压缸内表面和活塞外表面,因为要有相对运动,所以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如果间隙的一边为高压油,另一边为低压油,则高压油就会经间隙流向低压区从而造成泄漏。同时,由于液压元件密封不完善,一部分油液也会向外部泄漏。这种泄漏造成的实际流量有所减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流量损失。
流量损失影响运动速度,而泄漏又难以避免,所以在液压系统中泵的额定流量要略大于系统工作时所需的大流量。通常也可以用系统工作所需的大流量乘以一个1.1~1.3的系数来估算。 [2]
液压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