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承接基础工程降水,地基降水
-
面议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在压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会不断地渗流入基坑,如不进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将会造成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在动水压力作用下还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降水钻井打井工程降水如何体现优势。
工程降水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为基础施工提供一个干燥的工作面;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对基础产生浮力如果浮力大于结构自重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什么时候停止降水要视现场情况确定。
工程降水井概念:
多数是有地下室工程的,为了地下水不影响施工,建筑物外围打一圈井,把地下水降至到设计地下水位标高或引水到排水井,现排水的井.
.降水及水位观测
(1)降水前对所有降水井,观测井,回灌井进行一次水位统测。
(2)降水监测与维护期内应对各降水井,观测井,回灌井进行统一编号,对水位,水量进行同步监测。
(3)对水位,水量监测记录应及时整理,并绘制涌水量与时间和水位降深与时间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达到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及抽水量。
(4)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不正常状况及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工程打工程降水井深度。
一般在建筑工程实施的时候,总是需要用到水源的。这个时候大家会选择用打井设备来寻找地下水源。但是在进行钻井之前,还是要注意所处的地质能否进行取水。那是因为有的地方的地质,下面是没有水的,钻多深都没有水。所以在钻井取水之前要注意先检测地质,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进行降水钻井?
井点使用后,中途不得停泵,防止因停止抽水使地下水位上升,造成淹泡基坑的事故.另外,在基坑土方开挖后,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底0.5m以下,以防止地下水扰动地基土体。
井点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本工程主馆基坑井点采用环形井点,平台区沿湖侧采用单排井点,井点管距坑壁不大于 0.50m,井点的间距为1.5m,埋深1.5m。应采用挡水作用的支护结构,如深层搅拌桩、钢板桩、砼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等,并尽可能把降水井点立管埋设在支护墙的内侧(基坑一侧),井点管的深度应浅于支护的深度。(注:本工程就是采用双轴搅拌桩支护兼止水帷幕(桩长8 m)结合人工冲孔轻型井点降水、边坡按照1:1.25放坡挂网喷浆的施工工艺。)
成孔后将井点管插入井孔,使井点管露出地面500mm,然后沿井孔壁与井点管之间倒入粒径5-15mm瓜子片,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mm粒径粗砂,上部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
井点管为2m长、直径为25mm的聚乙烯PE管,下端1m长范围内钻Ф5mm梅花形孔(间距100 mm),钻孔的部位及管的下端包尼龙窗纱二层,用12号铁丝将尼龙窗纱绕紧,上端用聚乙烯PE管连接管与水泵连接。
常见做法
轻型井点(多级轻型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2)~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轻型井点为3~6m、多级轻型井点为6~12m。
喷射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3)~10**(-6)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8~20m。
电渗井点: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6)cm/s;电渗井点宜与其他形式配合使用;
深井降水::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为≥10**(-5)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10m。
常用的两种工程降水方法:集水明排、降水井。
一、集水明排降水法:排水沟、集水井、泄水管、输水管等组成的排水系统将地表水、渗漏水排泄至基坑外。
1、适用土质类别: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2、注意事项:降水过程应采取防止土颗粒流失的措施;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