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标准奥氏体不锈钢
欧洲标准耐腐蚀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具有高耐蚀性的钢材,主要用于要求严格的化学和机械环境中。
材料特性
化学成分与结构:奥氏体不锈钢含有大于18%的铬和约8%的镍,这使其在多种环境下表现出的耐腐蚀性。此外,这类钢还可能包含钼、钛等元素以增强其特定性能。
物理性能: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塑性和无磁性,这些特性使得其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分类及牌号
按照奥氏体化元素的不同,奥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铬镍不锈钢和铬锰不锈钢两大系列。铬镍不锈钢以镍为主要奥氏体元素,是奥氏体不锈钢的主体,这个系列的不锈钢具有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及可焊接性能,但强度和硬度低,不宜在承受较重负荷及对硬度和耐磨性有较高要求的设备和部件上使用,代表性牌号如06Cr19Ni10、06C18Ni11Ti、022Cr19Ni10N、06Cr18Ni12Mo2Cu2等。铬锰不锈钢的奥氏体化元素除锰外,还有氮及适量镍,钢中锰起稳定奥氏体的作用。氮可稳定奥氏体,且有很好的固溶强化作用,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因此这个系列不锈钢适宜在承受较重负荷而耐蚀性要求不太高的设备和部件上使用,代表性牌号有12Cr18Mn9Ni5N、20Cr15Mn15Ni2N等。
生产工艺
不锈钢生产分为炼钢(冶炼和浇铸)和加工(开坯、热轧、冷轧等)两个阶段,冶炼和浇铸属于生产的前部工序,决定钢种的化学成分,加工是根据具体需要将炼好的不锈钢制成相应产品、形状等。不锈钢生产为蝉蛹三联(三步)法。炼钢方法有:电弧炉(EF)单炼法;AOD(ArgonOxygenDecarburization,氩氧精炼法)法;VOD(VaccumOxygenDecarburization,真空吹氧脱碳法)法;RH-OB法;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法,其中AOD法和VOD法占主导地位。浇铸方法主要由模铸和连铸两种,1960年以前大部分采用模铸,60年代之后大规模普及连铸技术,1985年全世界不锈钢连铸比达到70%以上。
AOD法
AOD法是由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与Josly公司合作于1968年发明的。生产过程如下:先在电炉中熔化原料钢水,钢水成分和
AOD法
温度满足进入AOD炉精炼要求后将原料钢水加入AOD炉,通过吹入氩—氧混合气体,提高钢的洁净度,将高铬钢液在温度不太高的情况下降碳保铬。随着吹炼过程,调整混合气体中氩氧比以控制铬和碳的选择性氧化,从而利用便宜的高碳铬原料来生产低碳不锈钢的精炼技术。
VOD法
VOD法是1967年由西德维腾特殊钢厂(Edel-StahlwerkWitten)和标准迈索公司(StandardMesso)发明的。其生产过程如下:先
VOD法
在初炼炉(电炉或转炉)中调整好除碳、硅以外的成分,出钢到包内并将钢包移入真空罐中保持,将真空罐抽气到一定真空度后,从上方向包内钢液吹入氧气降碳,同时由包底吹入氩气搅拌钢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