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轻型井点降水布置原则,深基坑降水
-
面议
安保措施 1) 井点管透水节段包裹严实不透砂,埋设深度应达到方案要求标高,并插于透水层。透水节段回填中粗砂,透水效果。 2) 井点管与橡胶管、橡胶管与集水管、集水管和真空泵的连接密封不漏气。 3) 抽水用电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配电系统釆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 4) 降水期间,应设专人巡视降水情况和机具设备的维护,当发生机械故障,如电机烧坏、开挖无意破坏或出现清水混浊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确保正常抽水。 5) 对各水管连接处一天检查一次,防止漏气,影响抽水效果。 6) 开始抽水时,如观测降水在计算时间内还未达到规定降水深度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对降水进行重新修正和计算,直到达到规定降水深度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 7) 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8) 如基坑周围有高楼或重要建筑物时,在抽水期间内,应在基坑周围建筑物设临时沉降观测点每日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一次(观测应有观测记录),当发现有沉降异常时,应及时釆取措施处理,处理时可在井点管和建筑物之间设回灌井,釆用回灌法,建筑物地基以下水位平衡。
如图所示。喷射井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在内管的下端装有喷射扬水器与滤管相连。当喷射井点工作时,由地面高压离心水泵供应的高压工作水经过内外管之间的环行空间直达底端,在此处工作流体由特制内管的两侧进水孔至喷嘴喷出,在喷嘴处由于断面突然收缩变小,使工作流体具有的流速,(30~60m/s)在喷口附近造成负压(形成真空),将地下水经过滤管吸入,吸入的地下水在混合室与工作水混合,然后进入扩散室,水流在强大压力的作用下把地下水同工作水一同扬升出地面,经排水管道系统排至集水池或水箱,一部分用低压泵排走,另一部分供高压水泵压入井管外管内作为工作水流。如此循环作业,将地下水不断从井点管中抽走,使地下水渐渐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降水深度。
井点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本工程主馆基坑井点采用环形井点,平台区沿湖侧采用单排井点,井点管距坑壁不大于 0.50m,井点的间距为1.5m,埋深1.5m。应采用挡水作用的支护结构,如深层搅拌桩、钢板桩、砼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等,并尽可能把降水井点立管埋设在支护墙的内侧(基坑一侧),井点管的深度应浅于支护的深度。(注:本工程就是采用双轴搅拌桩支护兼止水帷幕(桩长8 m)结合人工冲孔轻型井点降水、边坡按照1:1.25放坡挂网喷浆的施工工艺。)
井点冲孔,人工将冲孔管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高压水冲击下冲孔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冲孔管。在射水与冲孔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5~10min时间之内,冲孔管可下沉2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100~150mm,井孔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当基坑附近没有建筑、管线、道路时,坑中井点水位应降至基坑底面以下1米为宜。
井点使用时,应保持离心式自吸泵连续不间断抽水。一般连续抽水3d~5d后,基坑形成地下降水漏斗,地下水位降落、基本趋于稳定,即可进行基础和地下构筑物的施工。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有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技术措施。
降水期间,现场设专人经常观测,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无漏气环节,并应及时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