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县承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用,备案报告
-
面议
四是聚焦人民生命健康,着力服务美好生活需求。围绕重大突发传染病和重大疾病防控、农业农村发展、碳达峰碳中和“3060”工作部署,常态化开展科研攻关,布局建设P3、P4实验室,实施科技支撑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增强社会民生领域技术支撑能力。
五是聚焦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强化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大企业的支撑作用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率先实现省属国有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三地合力推进“国之重器”建设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方案》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提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规划》如何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协同创新?
据省科技厅透露,“十三五”期间,粤港澳三地已经有了紧密的科技创新合作,“省财政科研资金直接过境拨付1.5亿元,约9000名境外紧缺人才已享受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龚国平说。
“十四五”时期,国内外能源发展形势日趋复杂。从国外看,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呈现新局面,在全球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大势已成,推动世界更快进入低碳化、智能化的能源体系和发展模式。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动能源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广东是能源消费大省、资源禀赋小省,能源自给率低,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守牢能源安全底线,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实现能源发展。按照国家和省工作部署要求,《规划》作为广东省“十四五”专项规划之一,由广东省能源局组织编制,是指导我省“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
一是能源保障更加有力。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亿吨标准煤以上,省内电力装机总量达到2.38亿千瓦,西电东送大送电能力达4500万千瓦(送端),天然气供应能力达800亿立方米/年。
二是能源结构更加优化。清洁能源逐步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天然气消费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32%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提高至49%左右,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8%左右。
三是能源利用更有效率。单位GDP能耗下降14%,火电供电煤耗和电网综合网损率进一步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保持国内并与当前中等发达国家基本相当。
四是能源改革更加深入。促进“X+1+X”天然气市场体系构建,推进油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公平开放。逐步构建完善“中长期+现货”电力市场交易体系,加快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
五是能源创新更。能源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装备制造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技术合作取得新突破,智慧能源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六是能源产业发展更加集聚。大力发展核能、海上风电、太阳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建设差异化布局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7300亿元,形成国内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去年我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能源消费超预期增长,超出了能源供应链的弹性范围,部分时段电力供应紧张。在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下,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会同有关方面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推动各类电源多发满发,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电力能源供应紧张矛盾。“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我省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面临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我省仍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打造“双循环”发展格局、实现发展、经济运行要保持在合理区间,都需要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能源需求也不可避免会持续增加。着眼于我省能源供应体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按照统筹能源发展和安全、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要求,《规划》提出了六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