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保温杯和陶瓷餐饮具国家标准要求检测内容
-
面议
【引】
送礼需求
送礼保温杯需要时尚与性能兼具,选择品牌的保温杯作为礼品可以彰显送礼人的品味和诚意。还可以选择拥有一些附加功能的保温杯,如智能保温、温度显示、个性化定制等,可以体现送礼人的诚意和关心。外观包装方面需要简约大气。
陶瓷餐具多久换一次好
1、陶瓷餐具一般都是采用质地更好的瓷土、高岭土等原材料制成,具有强韧性与高温承受力等优点,通常情况下,陶瓷餐具可以使用3-5年更换一次。
2、当陶瓷餐具表面出现破裂、变色、表面磨损等情况时,应当及时更换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
3、如果使用陶瓷餐具时出现异常声音,说明出现了裂纹,也应该立即更换。
4、瓷器漂亮的彩釉中含有铅,当出现裂痕时,铅就可能溢出,混入到食物中。因此,有了裂痕的陶瓷餐具便不宜继续使用了。
以下内容转自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公众号,原标题《“保”你温暖,“瓷”刻尽享》
是否还在为“”的冲动购物悔断肠?保温杯买到假,心里哇凉凉,瓷餐具藏隐患,安全没保障,“双十二”来帮忙,慧眼识真章。
这次的来自广州海关技术中心食品接触材料检测研究所(简称“食材所”)。食材所始终致力于对食品接触安全性的深入研究,不仅主持并积极参与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工作,还搭建了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聚各行各业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食品接触材料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安全食品接触材料制品怎么选?有了食材所支招,保温杯、陶瓷餐具换新不再慌。走,跟着技术去看看!
不锈钢保温杯
不锈钢保温杯一般指真空保温杯,已成为“80后”“90后”养生利器。用于制作其内胆的不锈钢,通常为S30408和S31603不锈钢,这两种材质因具备出色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而被选用。(PS:通常认为S31603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市面上有些保温杯产品会标注 “SUS 304/SUS 316”(这种标注方式不符合我国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不锈钢材质的标识要求),其分别对应牌号为06Cr19Ni10和022Cr17Ni12Mo2的奥氏体型不锈钢,代表了不锈钢的特定成分。那我们挑选保温杯时,是否只看牌号,就一定能挑到放心的保温杯呢?小心,有坑!
“避坑”宝典
坑1:是不是印有"304/316"的保温杯就放心了呢?
食品接触用不锈钢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806.9-2023的相关要求,包括原材料、感官及理化指标等要求。工业级不锈钢遵循工业标准,未设置食品安全相关指标,不适用于食品接触。因此,只看牌号并不能确定是否是合格的食品接触用产品哦!
坑2:保温杯里不能泡枸杞?
不一定!合规不锈钢保温杯可以浸泡枸杞,但不建议长期浸泡!合规的不锈钢保温杯经过了GB 4806.9的测试,其中的测试条件是非常严苛的,即一般的测试条件为“以5g/L(体积分数)柠檬酸,沸腾温度2小时,再室温放置24h”,材质中的杂质或合金元素的释放量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因此,使用合规的保温杯,是可以浸泡枸杞的,但要注意浸泡后要及时清洗,包括对缝隙的清洗,避免微生物繁殖。此外,GB/T 29606-2013 《不锈钢真空杯》注意事项中指出,不锈钢真空杯不得存放碳酸饮料(除非生产商明示),这是由于碳酸饮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保温杯的性能。
选购指南
1.购买保温杯要记得看标签标识和说明书。
不锈钢保温杯的主体材料应选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即符合GB 4806.9的要求。标签标识和说明书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和规格、不锈钢附件材料的不锈钢类型及牌号、与食品直接接触部分塑料制件的材质、保温效能、执行标准号和名称、“食品接触用”字样、企业名称、厂址、联系方式。这些信息充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2.安全的保温杯除了要买对,也要用对。保温杯也有寿命!
刚购买的合规保温杯金属元素不易溶出,但经过时间的积累,保温杯内部有划痕以及一些物理性的变化,这都会降低保温杯的安全性能,这时建议更换保温杯。
后说一个鉴别误区
民间有传言:可以通过磁石辨别不锈钢的牌号。其实这不是科学的做法。不能单靠保温杯是否有磁性就判断它是否为食品接触用不锈钢。有些厂家为了让保温杯没有磁性,会用高锰、少镍或无镍的不锈钢,虽然消磁了,但这些材料更容易生锈。因此,购买不锈钢保温杯不要只看牌号,同时要看是否有标明符合GB 4806.9以及其他标准要求。
————————————————————————————————————————————————————————
陶瓷餐具
颜色越鲜艳,越危险??!!
陶瓷餐具是由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制成的工业产品。大多数陶瓷餐盘在口缘部分和内部的陶瓷釉面中往往含有陶瓷颜料,呈现各类颜色,深受人们喜爱。
但劣质陶瓷颜料中可能含有金属元素,如铝、钴、锌、铅等,这些元素在一定条件(如酸性环境、高温等)下,有可能以离子形式迁移到与陶瓷接触的食品中。长期摄入这些含有金属离子的食品,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以及肝脏等造成潜在的慢性损害。
1、“避坑”秘籍
,陶瓷表面上的彩釉也可能是健康?
有可能是...
消费者在选购陶瓷餐具时,常被其鲜艳色彩吸引,但釉里可能藏有铅、汞、镉等有害金属。若陶瓷餐具制作不符合标准,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慢慢释放出来,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
那我还能选购带有彩釉的陶瓷餐具么?
可以~但...
请购买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806.4 《陶瓷制品》要求的餐具。
那我不买内部有彩釉的陶瓷制品,买这种口沿有彩釉的是不是安全了?
不是的,
食材所曾对市场上41款陶瓷制品的口缘和器身部位中金属元素迁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陶瓷器皿的器身,口缘彩釉中的金属元素迁移呈现出迁移量较高的特点,即口缘部分的风险更高。
2、选购指南
1)看
将陶瓷餐具拿起,对着灯光照,碗体的瑕疵一般都能看清楚。如果表面上有小气孔、凸起、落渣或底部不平整的,尽量不要购买。如果餐盘表面有彩釉,则查看彩釉是否均匀。
2)摸
用手摸陶瓷餐具表面,若餐具表面粗糙不平,且有掉色的情况,则不建议购买。
3)听
用手指敲击陶瓷,若声音清脆,则可以猜测瓷胎无裂损;若声音较为浑浊,则可猜测瓷体内部有较多气孔,这些陶瓷餐具就不建议购买。
4)查
查看陶瓷餐具的标签,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总之,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正规销售点销售的陶瓷餐具。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研究所建议:
选购商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
1.挑选时,选择正规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合格产品,查看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信息是否完全,以及是否有产品材料标识、使用说明、合格证等。
2.使用产品时要仔细查看产品的标签标识或使用说明书,了解相关保养要求和使用建议,注意警示信息,避免超范围使用带来的安全风险。
3.若是网上购物,则要查看店铺的网络营业执照、用户评价等信息,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
4.如果产品使用不当或时间长了,表面出现裂纹、破损,弃用。
编辑:邹小娜 霍炜江
校对:“技语”工作室 梁艳娟转自:“海关爱创作”公众号
以上内容转自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公众号,原标题《“保”你温暖,“瓷”刻尽享》
——————————————————————————————————————————————————————————
我们总部实验室可以做食品接触材料方面的测试,包括国标GB4806系列、GB31604系列、GB9685标准、日本食品接触材料(370公告)、韩国食品接触材料(KFDA)等等,有相关检测资质,有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
相关资讯:
陶瓷餐具怎么消毒?
1、热水消毒将陶瓷餐具放入热水中,确保餐具完全浸泡在水中。使用沸腾的水为有效。保持餐具在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通常几分钟即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2、蒸汽消毒使用蒸汽机或蒸锅进行蒸汽消毒是一种的方法。将陶瓷餐具放入蒸汽腔中,确保餐具表面受到蒸汽覆盖。蒸汽的高温可以有效地。3、烤箱消毒将陶瓷餐具放入烤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消毒。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在高温下杀死细菌和病毒。4、漂白剂消毒可以使用稀释后的漂白剂来消毒陶瓷餐具。将适量的漂白剂与水混合,然后用刷子或布沾取混合液清洁陶瓷表面。注意要冲洗干净,以避免残留漂白剂。5、食品级消毒液一些市售的食品级消毒液也可以用于陶瓷餐具的消毒。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使用,并确保在使用后充分冲洗。6、洗碗机消毒一些陶瓷餐具可以放入洗碗机进行消毒。使用高温和合适的洗碗剂确保的清洁和消毒。在进行任何消毒操作之前,确保仔细阅读陶瓷餐具的使用说明,以确保所选方法不会对餐具造成损害。此外,注意不同类型的陶瓷餐具可能对热温和化学物质更为敏感,需要谨慎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
陶瓷餐具多久换一次好
1、陶瓷餐具一般都是采用质地更好的瓷土、高岭土等原材料制成,具有强韧性与高温承受力等优点,通常情况下,陶瓷餐具可以使用3-5年更换一次。
2、当陶瓷餐具表面出现破裂、变色、表面磨损等情况时,应当及时更换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
3、如果使用陶瓷餐具时出现异常声音,说明出现了裂纹,也应该立即更换。
4、瓷器漂亮的彩釉中含有铅,当出现裂痕时,铅就可能溢出,混入到食物中。因此,有了裂痕的陶瓷餐具便不宜继续使用了。
保温杯产地选择
国产保温杯
国产保温杯在生产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且多数品牌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外观设计。同时,国产保温杯的价格相对进口保温杯来说更加亲民,适合普通消费者购买。在购买国产保温杯时,建议选择品牌和有良好口碑的产品,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进口保温杯
进口保温杯在设计和品质上通常更加,一些品牌在生产技术和材料方面也具有优势。但进口保温杯的价格相对较高,适合对品质和设计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购买。在购买进口保温杯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检查产品的认证和保修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