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方式磁条、二维码、激光通信方式串口、WIFI(2.4/5G)驱动方式差速、舵轮、麦轮负载重量0-5000KG爬坡性能3-5°行驶方式前进后退安全防护激光避障控制方式单片机供电能源锂电池组
AGV上的传感器将根据信号的强度,选择某一频率的电磁信号为AGV提供导引。这项技术在地面埋设多条导线来处理交叉点或其它操作点。系统将给导线施加一定的电压,使AGV按照预定的路径行驶。例如,在一个交叉点设置3条立的导线。
20世纪80年代末期,无线式导引技术引入到AGV系统中,例如利用激光和惯性进行导引,这样提高了AGV系统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而且,当需要修改路径时,也不必改动地面或中断生产。这些导引方式的引入,使得导引方式更加多样化了。
AGV的应用从初的传统式定向配送,迅猛地发展到拥有机器人接口的、由复杂的计算机控制的汽车装配线领域。AGV能够成为一个立的系统,也可以集成到其它系统中,或者成为各个相对立的自动化生产区之间的纽带。初的AGV只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搬运放在托盘上的物料,而对于AGV的设计和应用已经像工业机器人一样多种多样了。
市场对AGV需求量可以由AGV生产厂家的增长数量来衡量。上世纪70年代末起,美国只有不到6家AGV生产厂家,AGV的型号也不过3种。随着对产品标准化设计的日益重视,到了1990年,全世界的AGV生产厂家达到40多个,车型也超过了15种。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推动未来AGV的。而AGV使用数量的日益增长,反过来又促进了在AGV研发上加大投资力度。
优点
自动化程度高
由计算机,电控设备,磁气感应SENSOR,激光反射板等控制。
当车间某一环节需要辅料时,由工作人员向计算机终端输入相关信息,计算机终端再将信息发送到中央控制室,由的技术人员向计算机发出指令,在电控设备的合作下,这一指令终被AGV接受并执行——将辅料送至相应地点。
在邮局、图书馆、码头和机场等场合,物品的运送存在着作业量变化大,动态性强,作业流程经常调整,以及搬运作业过程单一等特点,AGV的并行作业、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特性能够很好的满足上式场合的搬运要求。瑞典于1983年在大斯得哥尔摩邮局、日本于1988年在东京多摩邮局、中国在1990年于上海邮政枢纽开始使用AGV,完成邮品的搬运工作。在荷兰鹿特丹港口,50辆称为“yard tractors”的AGV完成集装箱从船边运送到几百码以外的仓库这一重复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