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正吻公司
-
面议
琉璃正吻拆除、安装工程量按其施作数量以份计量。
琉璃正吻拆除、安装定额以其施作规格(明清式规格分档:四样、五样、六样、七样、八样、九样;宋式按高度规格分档:70cm以下、100cm以下、120cm以下、160cm以下、200cm以下、260cm以下)分别设项,琉璃正吻拆除、安装按其施作规格及其数,分别套用(宋)琉璃鸱尾(明清)琉璃正吻(兽)拆除、安装定额相应项目。
正吻安装包括安吻桩、拼装、镶扒锔。宋式除此外还包括了铁索链。
在几座汉代明器上,无论是两面坡或者四面坡屋顶几条屋脊相交而成的正吻,尽管看不出它们所表现的内容,但显然已经是通过匠人有意识的加工而不是自然之物了。在河南南阳出土的画像石和河南辉县出土的铜鉴上都刻画有汉代和战国时期的建筑画,四面坡房屋的正脊和屋脊相交的正吻上立着飞鸟,说明对这些建筑构件形式上的加工已经有了具体的内容。
正吻的创造实际上是雕塑和建筑的结合,是建筑空间的外部延续,也是创造者对地区建筑文化的理解与情感交流的融贯体现。传统儒家艺术在表达方式上常用“比兴”与“比德”的手法,往往通过对自然的比拟,使自然现象与伦理特性理知地联系起来,来创造出它们在情感上的对应关系。譬如《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山和智者,水和仁者通过比拟而成为相互依存的象征。
凤与正吻,按传说并对照汉代明器和画像砖石,中国古有在建筑上安置凤鸟的习俗,作为一种神圣的图腾象征,其形象用于除妖降魔。建筑屋顶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同凤鸟的形象有关 。
仿古大殿正吻又称为吻和大吻,是明清建筑屋顶的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可用于墙脊上,通常为龙型,兽头朝内张口衔脊,背部有钉子和屋脊相连。仿古大殿正吻位于正脊两端和垂脊的交汇点,正是防水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其作用是加固正脊,防止渗漏。主要用于高等级大殿,如宫殿、坛庙等地。
琉璃吻兽在建筑上还有其他特殊功能,正脊和檐角是殿顶两坡的交汇点,雨水从交汇点的缝隙容易渗入,吻兽在此起到严密封固瓦垄,使脊垄既稳固又不渗水。为了防止各斜脊瓦件的下滑,使用了钉子把它们钉到大木结构上,又为避免钉孔漏雨,便加盖钉帽,古代匠师巧妙地把钉帽加以美化,就形成了各斜向屋脊的吻兽。吻兽类的装饰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