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通仪器检测卡尺,黄山黟县光谱仪校准-第三方仪器计量机构
-
¥180.00
什么是压力表?
压力表是指以大气压力为基准,用于测量大于大气压力的仪表。
什么是真空表? 真空表是指以大气压力为基准,用于测量小于大气压力的仪表。
什么是压力真空表?
压力真空表是指以大气压力为基准,用于测量大于和小于大气压力的仪表。
什么是绝压表?
绝压表是压力表的简称。
绝压表是指以压力零位为基准,测量压力的仪表。
同压力表相比:
绝压表的零位为压力真空表的一O.1MPa标度点;
绝压表的0.1 MPa标度点为压力表的零位。 差压表的工作原理如图2一1所示,‘它有两个压力导入口,L入口(低压人口)和H入口(高压入口)。
差压表能指示出两个测量点的压力差值,弹簧管式差压表的测量范围一般在0.2一15MPa.差压表可用来测量过程中压力的损失
什么是一般压力表?
一般压力表是用于测量对铜和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的气体,蒸汽和液体压力的仪表。
一般压力表的主要接触被测工作介质的元件(如接头和弹簧管)的材质都是铜或铜合金。它具有良好的防腐和防锈性能。
一般压力表的为1级0
一般压力表包括压力表、真空表和压力真空
什么是精密压力表
精密压力表是指精度等级等于或0.4级的压力表或真空表
精密压力表是采用较的材料和精细的工艺制造而成的。
精密压力表可作为检定一般压力表的标准器,也可作压力测量之用。
什么叫压力计量?
用压力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压力的过程,称为压力计量或压力测量。
压力仪表有什么用途?
压力仪表的用途主要有以下点:
(1)监视受压容器或管道内工作介质的运行情况,以便恰当地控制受压容器,保护生产设备的安全。
(2)了解生产过程中物料变化状态,使某些工艺参数控制在的条件下,以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3)通过掌握压力参数,为操作人员监视和调节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般压力表有什么优点?
一般压力表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可靠,使用维修方便。
(2)外形小,重量轻,测量范围广,指示明显,直接读数。
(3)有足够的精度,示值稳定性好。
(4)价格低廉。
一般压力表由哪些主要零部件组成?
一般压力表主要有以下零部件组成:接头、弹簧管、封口片、机芯、连杆、表盘、指针、衬圈、表壳、表玻璃、罩圈。其中关键零部件是接头、弹簧管和机芯。一般压力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一般压力表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管在压力和真空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引起管端位移,其位移通过机械传动机构(连杆和机芯)进行放大,传递给指示装置,再由指针在表盘上偏转指示出压力或真空值。
一般压力表的外壳公称直径有哪几种?
根据我国压力表标准的规定,压力表的外壳直径有40,60, 100, 150, 200, 250mm六种。
由于安装条件的需要,国外还有其他的外径尺寸可采用,如33, 50, 75,90mm等。
一般压力表的安装方式有几种?
一般压力表的安装方式分为螺纹连接和盘装连接2种。
其中螺纹连接又分为:径向下端;轴向同心式和轴向偏心式3种什么叫压力表的精度等级?
压力表的精度等级是反映压力表与标准仪表进行对比中,指示值与真实值接近的准确程度。
压力表的精度等级等于大基本误差与测量上限之比值的百分数。
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一般标注在表盘上,为了便于表示,习惯上去掉“%”符号,只将表示精度等级的数字用“O”括起来。怎样选择压力表的测量上限?
压力表低于1/3量限角部分,由于相对误差较大,不宜使用。
压力表3/4量限的部分,如果长时间使用,会使弹簧管过早产生残余变形或蠕变,降低仪表的精度,、也不宜使用。
所以压力表的佳使用范围是测量上限的1/3一3/4.
选择压力表的测量上破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压力表的测量上限=所测大压力x 4/3 (2-1)
例:被测量压力的大值为3.5MPa时,求所选用压力
表的测量上限应是多少?
解:压力表的测量上限=所测大压力x 4/3
=3. 5MPa x 4/3
=4.6MPa
答:所选用压力表的测量上限应是6MPa。
检定6MPa的压力表可以用一下真空气压源。怎样选择一般压力表的精度?
选择压力表的精度一般有两种方法。
(1)习惯或经验方法
一般来说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和表壳外径尺寸有关,外径尺寸为40~和60mm的仪表一般为2.5级,外径尺寸为100~和150~的仪表一般为1.6级。由于一般压力表多为工作用表,对仪表的精度要求并不高,所以如果选择了仪表的外径也就基本决定了仪表的精度。
(2)计算方法
根据仪表测量所允许的大误差值来计算出仪表应选择的精度等级,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计量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也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本书既诠释了东西方不同的计量文化色彩,也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技术语言。它次从政权统治和国家治理的角度,重新诠释了计量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它次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哲学高度诠释了计量与测量以及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关系,给读者提供了不一样的立体维度和多元视角,让近乎“熟视无睹”的计量给大家带来了更多冲击和震撼!
量子力学理论诞生后,计量学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家们开始探索以物质内部的运动规律来定义基本物理量单位的可能性。在《米制公约》时代建立的长度单位“米”的实物基准,其测量的准确性是0.1微米。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再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应用,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取代实物基准且不易毁坏的新标准,即通过光波的波长来定义长度单位“米”。1960年,科学界研制出个依据量子理论建立,并被正式确立为长度单位的新基准,后在国际计量大会上重新定义了“米”。新的“米”量子基准不仅准确性较先前的实物基准提高了3~4个数量级,而且十分稳定。随后,在1967年,此前以特定历元下地球的公转周期定义的时间单位“秒”,也被新的量子时间频率基准所取代。相对于用地球公转周期来定义时间“秒”,量子基准的准确度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从原先30年误差1秒,一下子提高到了几千万年误差不到1秒的新高度。 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十六两秤”的故事。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由丞相李斯来主持制定度量衡标准。李斯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标准,但在重量标准上却没了主意,实在想不出到底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就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字,算是给出了一个标准,却没有任何确切的数目。李斯怕出问题遭到追责,干脆就以“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为准,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标准。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换算方法就被人们沿用了下来。后来出现了一种十六金星秤,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意在告诫做买卖的人应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尽管这只是民间传说,但从中却能看出计量与公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书抛除了刻板枯燥的术语讲解,改为采用讲故事和案例的方式,介绍计量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科技进步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计量教材,也不同于传统的计量科普读物。这既是一次跳出计量说教改用通俗化语言介绍计量的大胆尝试,也是一次转换计量视角改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角度看待计量的积极探索,还是一次突破传统定义改从人类认知进步重新诠释计量内涵的大胆实践。
正是因为秉持“跳出计量看计量”的主旨理念,这本书才有了它特的魅力,也让人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关注。无论你是官员,还是公司高管,抑或是普通百姓,不管你是计量工作者,还是高校老师,都希望你能通过本书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启发。
计量该怎样伴我们走向未来?要适应世界科技领域的形势,我想既应着眼世界,更要立足现在,具体应该:一是跟踪国际计量科技的整体发展——国际单位制(SI)面临重大变革。二是新的应用领域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计量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计量的需求不断加大,均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计量科学研究,建设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发展所需的测量能力,进行新技术探索。 一是跟踪国际计量科技的整体发展——国际单位制(SI)面临重大变革。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用基本物理常数来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中的大多数基本单位已成为国际计量科技的发展趋势。这是自1960年SI建立以来的重大变革,对于整个世界计量界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测量准确度将产生深远影响。目前世界国家已纷纷开展相关研究并持续攻关,我国紧密跟踪、科学应对,才能使中国计量体系的建设顺应国际计量体系的发展,才能在国际上争取话语权,占据主导地位。
二是新的应用领域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计量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应用新领域中的计量科技与技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物、能源、材料、医学等)在得以发展。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要求新的计量技术支持;环境变化的监控要求在温度、温室气体量以及海水含盐量等测量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计量基标准和溯源体系;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易挥发有机化合物在低浓度时的微量变化的测量将是计量领域的一个挑战;纳米材料的发展及其在航空、航天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成为使有效测量具有准确度和可溯源性的推动力;医学领域中不论是诊断还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都需要准确可靠、可互认的测量数据支持。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以促进国家创新、提升工业竞争力为使命,紧密围绕测量科学领域和国家发展战略开展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的项目包括:可互用智能电网建设,太阳能及存储等能源技术,绿色节能建筑测量和标准;支撑总体经济系统碳排放限制和交易体系的测量与标准,纳米技术相关环境、健康和安全测量与标准;医疗信息技术,支撑医疗领域创新的测量标准和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安全,如数字安全,量子信息科学,以及测量科学的量子计量标准和测量技术等。
三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计量的需求不断加大,均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计量科学研究,建设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发展所需的测量能力,进行新技术探索。
1.推进自主创新和建立创新型国家对计量科技提出新要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测量能力的需求迅速增加,对的测量溯源能力提出更迫切要求。计量科技要实现计量基础研究的技术突破,要储备,要满足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对准确有效测量的新要求。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对计量科技提出新要求。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依赖更加准确的测量方法和更为的测量手段,尤其是对微观量、复杂量、动态量和多参数综合量的测量溯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如何有效评价新能源的使用效率,如何评价新材料的各种特性,如何实现纳米尺度的高准确度测量和量值溯源,如何实现生物技术安全的准确测量、有效分析和量值溯源,都是摆在我国计量科技面前的紧迫任务。
汽车业、船舶业、钢铁业、石化业对力值、扭矩、加速度、压力等机械量的测量准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要求进一步拓展测量范围以覆盖更大和更小的量值;有色金属产业、装备制造业需要解决计量器具在高温、高压、强碱、腐蚀等特殊条件下的量值准确性问题;纺织业、轻工业等产业迫切需要将量值快速准确地传递到生产设备上,对仪器设备的现场、在线和快速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
3.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命健康对计量科技提出新要求。监控气候变化需要高准确度的测量,而且与长期稳定的计量基标准建立联系,才能确定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微小变化。无论是能源生产、输送、交接、使用等环节,还是大气质量、水质污染等评价控制,以及监测和指导用能单位合理用能、减少污染,科学统计分析和评价节能减排指标等,都离不开能源计量和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的支撑。
加强食品安全、医疗卫生领域的监管,必然以准确的成分量测量为支撑,以健全的质量体系和量值溯源体系为保障,这对化学、生物领域的计量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4.如果一个国家缺少国际认可的计量体系和计量基础设施,其出口产品的测量与检测结果就难以得到进口国的承认和接受,这就直接造成了技术贸易壁垒。为了消除国外不合理的非关税壁垒,避免我国出口产品的重复检验和因计量数据的国际互认受制于人,也为了阻止国外不合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实现计量基标准的国际等效和在此基础上测量、校准结果的国际互认。
5.加强安全建设对计量科技提出新要求。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GLONASS)以及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等卫星系统的正常运转,其准确性均依赖于时间频率计量基准。更为准确的导航测量及卫星定位技术,将可有效保障并改善空港、海港的导航安全以及航空器、航天器的安全使用,也将为更好、更及时地预测地震和发布海啸警报作出贡献。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原子钟和建设高度现代化的时间频率计量体系,是建设我国立自主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关键所在,也是防止我国军事力量和安全受制于人的重要手段。在航天航空领域的惯导、自导及自动控制系统中,扭矩传感器得到了广泛运用,其扭矩值的准确测量和控制也为实施定位提供了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