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挤压镁合金型号镁挤压坯料
-
¥118.00
压铸件表面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种种缺陷,在出模后进行修整,除去多余的金属(如小块金属)、熔渣、漏道结块、溢出物、排气孔和飞边,修整可与简单的机械加工,如钻孔等一同进行。修整模通常用的是简单的开闭模,但有时也要用较为复杂的模,这取决于产品结构及其对精度的要求。修整模的尺寸精度决定了成品的质量与尺寸。
镁合金工件大都是近净成形的,尺寸也相当,修整后没有必要进行机械加工,有时为了提高表面品质,可进行振动或喷丸处理。而需要二次机加工处理的,通常都是近净成形、偏差严格和重复性良好的工件。
镁合金的抗蚀性低,因此,压铸件应进行化学防腐蚀处理和表面喷涂处理。防蚀处理在铬酸盐、磷酸盐钝化剂中进行钝化和阳极氧化处理,生成的氧化膜不但能提高镁合金的抗蚀性,而且能提高基底和喷涂层的粘结力。
对压铸件进行喷涂和喷丸处理,以提高表面质量,常用的涂料为:环氧树脂、乙烯树脂、聚氨酯等。此外,为了获得光亮均匀的表面,可进行陶瓷振动抛光处理,削除残余飞边和尖角,还可以进行研磨、抛光和其他研磨处理。
在喷丸处理镁合金压铸件时,应注意附着于工件上的降低抗蚀性的杂质微粒,好用铝丸、玻璃球和Al2O3粒子作喷丸介质,不得采用含有Fe、Cu或Ni的粒子作为喷丸,钢丸也不可用,且镁合金工件不能使用其他金属用过的喷丸进行处理。
安全工作
在镁合金压铸车间,要将安全工作放在。由于镁及镁合金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在生产时极易氧化、燃烧,甚至爆炸,采取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锭的存放
镁及镁合金锭应储于室内,室内温度波动不可过大,不可与水汽直接接触,不可与易燃物品存于同一库内。镁燃烧,不可用水熄灭,否则不但会加速火势,还可能发生爆炸。
泄漏
在熔炼镁及镁合金时,熔体在运动剧烈或与水汽反应时易发生溅洒,因此,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衣服、鞋、帽、眼镜和面罩。熔炼前,锭块预热到大于150℃,熔炼工具须预热并保持干燥,浸入熔体宜缓慢,使其温度均匀升高,好不使用中空工具,以免带入水汽,引发爆炸。每个炉子、压射缸体和压型下方都应放置安全容器,收集溢出物。如果是镁及镁合金粉末自燃,不要快速移开安全容器。此外,洒落在混凝土地板上的熔体会与地面上的水汽发生剧烈反应。
镁反应
液态镁或镁合金可与氧化铁发生镁热反应,宜尽量减少坩埚壁及其他与熔体接触的钢件上形成碎屑和尘渣。
灭火
若发生火灾,应立即采用灭火剂覆盖燃烧表面,阻止其接触空气中的氧。按灭火递减顺序,可采用的灭火剂有:干燥的镁及镁合金的低熔点盐熔剂、干燥的无铸铁氧化物碎片、干砂以及适合灭火的D型灭火器。高压D型灭火器易导致火灾蔓延,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用。在镁及镁合金火灾中,不得使用水、泡沫、SO2、CO2和CCl4灭火。清理镁合金压铸件时,采用湿法处理以免粉尘飞扬;机加时应采用切削液,以降低加工区内温度。
若压铸工艺不当,镁合金铸件中就会产生相应的缺陷甚至出现废品。按造成缺陷的原因,可将其分为两类:凝固缺陷,如气孔、缩松、冷纹等;机械问题引发的缺陷,如扭曲、变形、缺“肉”等。其中,缺“肉”和冷纹是合金压铸件中常见的缺陷形式。除此之外,还可能产生其他缺陷,其产生原因及避免措施如下。
发生缺“肉”或模具型腔未填满的原因:压射速度不够;模具或熔体温度低;熔体污染,如附有过多的氧化物;润滑剂过量;浇口不合适;模具排气不充分;冷室压铸时压射力不合适。
模具或熔体温度低,流向相反的熔体相遇时会发生冷流或冷喷。总排气面积增至浇口面积50%以上时,会减少冷喷频率。
吸气或析H2会产生气孔,调整浇道、浇口、排气和润滑系统可以大限度地减少这类缺陷的产生。
限制熔体进料量,铸件局部热点处会形成缩孔或空洞。
不良浇口、尖角或润滑过量会造成溅洒和扰动,可使铸件表面形成波纹和漩涡。
熔体凝固时可产生热裂纹,模具的约束会引起应力集中、尖角和铸件脱模延迟,都将增大热裂倾向。
铸件脱模时的收缩应力会引起铸件变形、扭曲和断裂。
在镁合金铸件生产中,每一种缺陷都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因此,对每一种缺陷产生的原因与采取的预防措施应进行具体分析。
从金属变形的的主变形方式可知,轧制的主变形方式是双向延伸、一向压缩的,因此,轧制不利于充分发挥镁合金的塑性能力,镁合金轧制板带材轧制工艺并不是一种主要的工艺,在镁及镁合金的半成品产量中,平轧材也不是多的。在书面材料中,不宜把“轧制”写成“压延”,因为在国标GB/8005.1中并没有“压延”一词,只有“轧制”一词;同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3版《新华大字典》中也无“压延”一词,只有“轧制”。
镁及镁合金晶体结构为密集六方晶格,塑形变形能力不强,所以轧制板材时多采用塑性较高的AZ31和M1A合金。铝合金及铜合金晶体都是面心立方晶格,有很高的塑性,可轧成很薄的箔材。板材可按其厚度分为厚板与薄板,对铜合金及铝合金来说,厚板是指厚度>6mm的板材,现在航空航天工业用的铝合金厚板厚度已达250mm;≤6mm的板材称为薄板。对镁合金板材来说,一般把原度11mm~70mm的称为厚板,厚度≤10mm的称为薄板。
由于镁合金的变形能力有限,为使锭坯获得大的变形量和减少裂纹产生,大都进行热轧,热轧温度300℃~450℃,可根据合金选择温度,热车道次压下率为10%~30%,铝合金的热轧道次压下率可达50%。在镁合金热轧时,若轧件温度降到315℃,则需要重新加热,以热轧的进行。
在挤压出模口或脱模后可对高温挤压材进行在线淬火,也可以精整后进行离线淬火。淬火后的挤压材具有细小的弥散显微组织,人工时效后,力学性能可有较大提高。
挤压镁合金的使用状态为T5、T6、F。T5为在线淬火后再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T6为固溶处理与人工时效状态。固溶处理不但可提高材料强度,使其韧性大化,还可以改善抗震性能。固溶处理后再进行人工时效,可使材料强度性能大化,但韧性有所下降。F为原加工状态,即挤压状态,挤压后不进行任何热处理。
ZK60、WE43、WE54合金挤压材的热处理状态为T5、T6。ZK系列合金挤压材不但有高的力学性能,而且各向同性得到改善。WE系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对热处理不敏感,但能提高其高温稳定性。AZ61合金和AZ80合金挤压材也有时效强化作用,经T5或T6处理后,强度性能虽稍有提高,但塑性却大幅下降。ZK系列合金挤压材既有高的强度又有良好的塑性,没有必要进行热处理。
镁合金在热加工、矫直和焊接后都残留着应力,需进行退火,以消除应力。挤压镁材与轧制硬状态板材焊于一起时也进行退火,以消除残余应力;减少扭曲变形,在150℃加热60分钟即可消除应力,不需要在260℃退火。挤压镁合金的退火制度:AZ31B、AZ31C,345℃;AZ61A,345℃;AZ80A,385℃;ZK60A,290℃;保温1小时至数小时。
挤压镁合金材料消除应力退火规范见表1。若合金的Al含量大于1.5%,这种处理是的,不但可防止变形,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应力腐蚀开裂。镁合金挤压材的固溶处理及人工时效制度见表2。AZ71A合金材料固溶处理后,于65℃水中淬火或于其他冷却强度相当的介质中淬火。其他镁合金材料固溶处理后可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即可以达到淬火效果。
务必注意,淬火时冷却介质不可直接接触挤压模,以免模具开裂;淬火后应对材料进行精整矫直,可采用辊矫,也可以压力矫或拉矫,但拉矫相当困难,而辊矫则十分方便。断面形状简单的角材、槽材、工字材、圆管和带内筋的圆管都可以辊矫。拉矫可确保材料的直线度,但要在加热状态下进行。挤压材料的矫直温度为200℃~225℃,变形量应≤3%。在矫直截面厚度≤10mm的薄材料时,宜采用接触电热法加热,加热5秒~2分钟;而对截面厚度大于10mm的材料,宜利用挤压后的余热进行即时矫直。
在挤压镁合金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应及时清除锯切锭坯上的大小毛刺,因为它们极易燃烧,锯切时也有着火、爆炸的危险;积存的切屑应及时清除,当切屑粒子小于80m时,环境则相当危险,工作人员切勿大意。
挤压工艺主要的部分是挤压温度,它与合金种类和挤压材形状有关,一般为295℃~455℃,对镁及镁合金的挤压变形特性影响很大,可以通过调节挤压温度来满足挤压比要求,镁合金的挤压比(断面减缩率)通常保持在10∶1~100∶1,采用预挤压坯锭挤压时,可以采用更大的挤压比。同时,挤压镁合金时会产生大量热能,采取适当措施散发这部分热量,否则,被挤件温度有可能会超过固相线温度,形成热裂纹。
挤压结束后,先取出模具,并从锭坯上切下成品件,再取出锭坯余料,余料可以循环使用。如果立即装上新锭坯,并与锭坯余料焊合后,可以连续挤压,预留纵向槽,以便新旧锭坯卷入的气体排出,可采用铸造、机械加工和挤压法加工纵向槽。用挤压工艺可以生产双金属复合材料。
为了使挤压材具有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显微组织和较高的力学性能,须将挤压材进行在线淬火,即在挤压机上向出模的高温挤压材吹强气流或水。应注意的是,冷却水不得与热模接触,否则模型会开裂。挤压材料人工时效后,力学性能显著上升,它们的典型性能见表。粉末挤压ZK60A合金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因其晶粒极小。
ZK60、WE43、WE54合金的热处理状态为T5(人工时效)或T6(固溶+人工时效)。T5和T6状态的ZK系列镁合金挤压材,不但有各向同性的强度性能,而且塑性也不低。热处理对WE系镁合金挤压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能较明显地提高其高温性能稳定性。AZ61及AZ80镁合金也可以时效强化,但在T5、T6处理后,强度性能仅略有提高,可是塑性却明显下降。一般情况下,ZK型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塑性匹配,无需进行热处理。
目前镁合金制造工艺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利用镁合金制造集成性能较高的车辆结构构件,一方面,镁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加工条件较为简答,加工工艺简单,且加工有效性较高,不易产生废品;另一方面,镁合金较高的阻尼系数,能够增添汽车结构的抗震性,十分符合汽车工业制造对于材料的多项功能的追求目标。目前,镁合金在车辆结构构件的制造中广泛应用,例如在车辆的传动系统中,在离合器外壳、齿轮箱外壳、离变速箱外壳等零件的铸造方面就大量的使用了镁合金。在车体结构中,车门内衬、仪表板、车灯外壳、引擎盖、车身骨架、底盘系统转向架等也大量使用了镁合金压铸产品。许多国外发达国家对于镁合金的应用程度要远远国内汽车制造业,例如品牌兰博基尼、保时捷等都采用了镁合金减重设计,其车辆的相关性能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但由于国内基于汽车安全性的考虑,对于镁合金材料的应用情况较少,仍多用铝合金的形式来对汽车重量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