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气体检测仪校准-第三方检测校准机构
-
¥800.00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风移动的距离,单位通常为“m/s”、“km/h”等。风速表就是测量风速的仪表,早应用于气象行业,测量大气环境中的风速,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空气流速测量领域,比如煤矿、交通、建筑、化工、粮食加工等行业。
风速表的重要性。
建设部《塔机设计规范标准JB9462?88》技术要求4.1.2.1条“在起重机的大安装高度工作时,风速不大于20m/s。整体架设爬升或顶升操作风速不大于13m/s。”,4.5.6条“对臂架根部全交点超过50m的起重机应在顶部装设风速仪。” 旅游局对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有关异常气候情况的运营规定是“大瞬时风速超过15m/s时,停止运营”。若没能配备准确计量合格的风速表,就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风速表这一计量器具无论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来说,都非常重要。
风速与气象风速没有等级,风力才有等级,风速是风力等级划分的依据。一般来讲,风速越大,风力等级越高,风的破坏性越大。在气象上,目般按风力大小划分为十二个等级。有记录的高风速发生在1934年4月12日美国新汉普郡的华盛顿山。5分钟内平均风速高达338km/h(94m/s)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对度量衡的贡献是“一法度衡石丈尺”,即统一度量衡,其确定的度量衡单位名称和进位制在汉代还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秦汉时期厘定的度量衡制定对我国后续各朝各代在经济、天文、历法、农田、水利、建筑、手工业和日常生活等诸方面都产生了的影响。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主要做法:一是,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令。二是,颁发度量衡标准器具。标准器具由中央监造,分发到各地使用,如“秦权”“秦量”等,现存出土的秦权、秦量等均铸刻有秦始皇的诏书,有的还加刻了秦二世的诏书。在陕、甘、晋、鲁、苏、豫、冀、辽、吉、蒙等地秦权、秦量的出土说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法令在当时已经推行到了相当大的疆域。三是,对度量衡器具施行检定、校准制度。《吕氏春秋》记载,“仲春、仲秋之月,日夜分,则一度量,平权衡,正钧石,齐斗桶。”四是,秦始皇很重视对统一度量衡的宣传。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山东,立“琅琊台刻石”,强调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的重要意思。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制定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规定,从2005年3月1日起,所有中国生产、销售、进口的家用空调和冰箱都要贴上“中国能效标识”,否则不准在市场上销售。
地方各级人民节能管理部门、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所辖区域内能源效率标识的使用实施监督检查。
要选择一款真正节能的节能家电,除了看各商家打出的广告数据,更应该关注国家规定的“中国能效标识”和节能标识。新能效标识划分为1、2、3、4、5共五个等级(有些电器只分三级),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水平,节电,即耗能低;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只有达到1级或2级节能标准的家电才能以节能家电自居。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计量是节能的基础,是衡量节能效果的重要手段。节能减耗主要是通过优化用能结构、合理控制和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堵塞浪费漏洞、改造耗能大的工艺和设施、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可替代能源等措施来实现。而这些措施都需要以准确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为依据,否则任何节能措施都无法实施。因此加强能源计量工作。
工业企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大户,是节能减耗的重要对象和主力军,抓好企业节能工作。要提高企业对能源计量的认识,只有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才可避免“煤糊涂”、“电糊涂”、“油糊涂”、“水糊涂”的产生。
节约能源不仅仅是企业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大力宣传计量和节能的知识,提高全社会的计量意识、节能意识,营造人人参与节能的良好社会氛围。其实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消耗水、电、煤气等资源,都要通过水表、电能表、煤气表等进行能源的测量,要提倡“节能从我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把节能作为自觉的行为,将会给节约能源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节能人人有责,节能离不开计量。
南北朝包括南朝的宋、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和北周(420-589)。南北朝时期度量衡有两大特点:(1)其200年间单位量值增长速度为历朝之冠。(2)制度混乱,各个时期、各个地区量值相差悬殊的现象十分。以尺度而论,唐代天文、数学家李淳风为求古律历,曾将汉至隋各种尺度以长短分别列为十五等,史家称之为“十五等尺”并多有考证。其中南朝刘宋(420-479)尺长24.5厘米,比东晋约略增长2%,仍是秦汉尺度的延续,并被齐、梁、陈所沿用。而北朝尺度则迅速增长,并且十分混乱。如北魏(420-534)前期一尺长25.5厘米,中期长27.9厘米,后期长29.5厘米。至东魏(538-543),一尺长已长达30厘米。北齐(550-577)取代东魏则承袭其各种制度。纵观北朝一百多年中尺度增长了约6厘米。
容量和权衡制度,南朝和北朝增长率也不同。南朝的梁、陈二朝,升斗仍沿袭新莽旧制,每升约合200毫升。齐朝量制大于古升,约300毫升。北朝量制增长速度却十分迅猛,北魏时每升“于古二而为一”,约400毫升,其后又有增长。至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时,容量每升已增至约600毫升。
权衡制,南朝和北朝的单位量值相距也很大。南朝之梁、陈、每斤约为220克,齐每斤约合330克。而北朝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了南朝。据文献记载:“魏、齐斗秤于古二而为一”,推算每斤当合今制约440克。今藏河北省博物馆两件北魏时铁权,分别重515.5克和593克,据考证均系北魏时的一斤权。至隋统一度量衡时,每斤已高达“以古秤三斤为一斤”,推算每斤约约660克。
由于南朝与北朝度量衡单位量值竟有数倍之差,故出现了“南人适北,视升为斗”的怪现象。南北朝度量衡的混乱可见一斑。
商家卖空调常用“1匹”、“1.5匹”来表示功率的大小,但你知道吗,其使用的“匹”是我国禁止使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正确的应该用“瓦特(W)”。而商店所使用的“匹”和空调的制冷量没有严格地换算,一般空调器制冷量为2500?2800W的定为“1匹”,制冷量为2800?3200W的定为“1.5匹”,有的商店对“匹”的换算说不清楚,因此,在选用空调器时,好以空调器说明书所标称的,以“瓦特(W)”为计量单位来确定空调器“力量”的大小。
好选用节能空调:同样的制冷效果,更少的耗电需求,这就是节能空调的妙处。早在2010年6月,国家实施了《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初步估算,该标准实施可年节电33亿千瓦时,相当于少建一个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还能减排温室气体330万吨。空调调高一摄氏度节电百分之七,夏天空调温度过低,不但浪费能源,还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根据香港的实践,夏季空调调高一度,全港全年少用3.3亿千瓦时电。另外,降低室内外温差,也减少了患感冒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