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瓷器佳士得免费鉴定
-
面议
瓷器拍卖场上,明清瓷器,尤其是官窑瓷器一直是市场追捧的焦点,并不断刷新瓷器纪录。这主要因为此板块瓷器不仅存世量和流通量相对较多,而且在制造工艺上更为繁复考究,一直是此板块买家追捧的焦点。
2010年秋拍,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又在伦敦以5.54亿元将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改写。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已有12件元明清瓷器的拍卖成交价突破了亿元,在“亿元俱乐部”中是仅次于书画的藏品门类。而市场价与10年前相比,普遍上涨了10倍至100倍,可见元明清瓷器价格涨势如虹,牛气冲天。不过需要注意,现在市场上90%的元明清瓷器都是赝品,真正的上品、名品太少,在买入时,一定要倍加小心。另外,近年来民国瓷器升值较快,投资者也可关注。
明代鸡缸杯:一个有点像碗鸡缸杯,烧制于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当时就是宫廷用器,所以产量少,存世更少。鸡缸杯底有底“大明成化年制”六字,瓷杯也叫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高4公分,口径8.3厘米,足径3.7公分,鸡缸杯为饰子母鸡图的盛酒小杯。子母鸡图,早兴于宋朝,但画在瓷器上则早开始于成化时期。大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色彩缤纷鲜明,绘画率真可人,被业内称为神品。明代鸡缸杯存世的仅有4个,另外三件为私人收藏,就这么一个小酒杯,价值2.8亿多港元。
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成交纪录,使得康熙瓷器实现了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进程,而率先突破千万大关的则是2005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清 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
从成交数据来看,成交的拍品还是以瓷器为主,当中又以明青花名品和清三代御瓷表现为抢眼。来自的“天民楼”收藏的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双耳扁壶以单一拍品专场出现,历近三十口出价,终以8561.8万港元成交,稳居本季古董瓷杂的位置。清三代御瓷中成交的有清乾隆粉青釉浅浮雕五龙图梅瓶,以4764万港元成交;清雍正斗彩加粉彩安喜图卷云耳扁壶,以4522万港元成交。
2023年11月26日,在日本大坂SoWAs拍卖中心举行的上氏拍卖202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对一尊来自明代德化“何朝宗印”款达摩立像进行了拍卖。该拍品虽略有残损,但竞争激烈,经过长达20分钟、多轮的竞价,终以2.7亿日元落槌,佣金按19.8%计算约为5346万日元,合计约3.2346亿日元成交(折人民币约167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