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树木评估-果树评估-树木价值评估果树
-
面议
苗木/花圃评估作为单项资产评估,常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及市场法。生物性资产评估中,苗木依据成长期(幼树、成树)及挂果状态(未挂果、挂果期)选用不同方法。经济林、绿化树等亦遵循此原则,成本法与收益法应用较多。
资产评估目的系指资产评估业务服务于特定经济行为时对评估结果的具体需求,决定评估报告的应用方向,具有明确性。该目的直接影响并限定了评估的条件设定与价值类型的选取。不同评估目的可能引导评估对象识别、范围界定、价值类型选择及适配交易市场的判断等关键环节的变化。
资产评估报告常用于支持以下经济行为:
一、转让行为
评估转让标的价值,辅助定价决策,确保交易公平合理。
二、抵押与质押
确定融资额度:评估抵押/质押资产价值,作为贷款或投资额度的参考基准。
示例: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等。
资产处置参考:在企业破产清算或债务清偿时,评估抵押/质押品价值,指导资产折价或变现流程。
风险管理:对抵押/质押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价值重估,根据市场波动调整风险管理策略,预防潜在风险。
林木价值评估主要受经济与市场两大因素左右:
经济价值方面,关键因素包括林木的先天性与后天性特征。先天性因素侧重于林木品种,品种即便尺寸相仿,其价值也显著普通品种。后天性因素则涵盖胸径、树高、特造型、蓄积量及出材率,相同品种下,胸径粗壮、树体高大的林木自然价值更高。
市场价值方面,市场需求是决定性因素。供需关系直接影响林木价格:供过于求时,林木价格下跌;反之,若市场需求旺盛,林木价格则上扬。
这两类因素共同作用于林木评估过程,对评估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评估树木价值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评估过程可能需要借助的树木评估师、景观设计师、环保等。评估师会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健康状况、市场需求等信息,并结合评估方法来确定树木的价值。
树木价值评估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通过合理的评估方法和的评估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树木的价值,为树木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林木资产评估市场法案例】已知某林木资产蓄积量为3000立方米,参照物单位蓄积量的成交价格为600元/立方米。经测定,物价指数调整系数为1.25.林分质量调整系数为0.85.则该林木资产的评估值为
P=600x3000x1.25x0.85=1912500(元)
市场法的关键是要有完善的林木资源资产市场,能够收集到参照案例的市场成交格,有些受市场限制较大的林木资源就无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