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废旧电缆线回收当日回收
-
¥680.00
1.铜杆
用质量较差杂质成分较多的铜来制造、外表看起来,容易受氧化变色,不圆整。
2.电缆夹
因杂质含量多、会有气孔及颜色不正等现象。
3.电缆挂钩
因材料质量问题,外观看起来非常粗糙。
5.铜带
外观厚度不匀、锌层容易脱落。
6.钢丝
钢丝外径偏大、锌层容易脱落、镀锌量不足。
7.PP填充绳
材料质量低劣,直径看起来粗细不匀,线绳有疙瘩结等现象。
8.PE填充条
材料偏硬、容易折断、弧度不符合要求等。
9.PVC包带:
材料偏厚、拉力不够,厚度不均匀。
10.玻璃丝带:
明显偏厚、有抽丝、而且掺杂一些有机纤维、容易撕裂。
11.涂胶阻燃带:
容易折断、阻燃性差、燃烧时有大量烟雾等现象。
尽量选用模具加工技术生产的的硬质合金拉丝模,或者是钻石拉丝模具
目前,国外拉线模具的研磨工艺普遍采用高速机械研磨机,以及表面镀硬质合金的金属磨针,该设备运行平稳,磨针的规格及使用规范化使产品精度更高。模子的孔型尺寸利用轮廓记录仪及孔径测量仪来检测,并用检查拉线模的显微镜来检查表面光洁度。而国内许多厂家还在采用落后的设备,使用手工操作来研磨孔型,因此,存在着以下问题:孔型参数波动较大,难以加工出平直的工作锥;定径区与工作区交接处易研磨出过渡角,使线材在定径区中产生二次压缩,增加外摩擦力,减短了定径区长度,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磨损的磨针修复频度因人而异,使用不规范,造成孔型的一致性差。检测手段也落后,只能依靠目测或者放大镜、显微镜等简单工具检测,而且注重的是模内表面光洁度,对孔型尺寸不能有效检测,更谈不上控制了。
1.押出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押出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胶料的用途、耐温等级、光泽性、软硬度、可塑剂耐迁移性、性能等来选择.
2.押出外径: D2=D+2*T D------押出前外径 D2----押出后外径 T------押出厚度 押出厚度(T)主要根据线材有关标准,结合厂内设备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 3.胶料用量: 采用不同的押出方式,押出胶料用量计算公式也有不同. 挤管式 挤压式 W=(S成品截面-S缆芯内容物)*ρ ρ-----胶料密度. 考虑到线材的公差, 现期线缆企业一般采用下面计算方法. W=3,14159*1.05*T*(2*D+T)* ρ 芯线绞合有关设计与计算: 芯线绞合国内称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由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绞合成缆芯的过程称芯线绞合。其原理类似如导体绞合,芯线绞合的一般工艺参数计算及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的变形与绞线相似。
芯线绞合根据绞合绝缘线芯直径是否相同分为对称绞合和不对称绞合。因为芯线在绞合过程中有弯曲变形,有些较粗绝缘芯线在绞合过程采用退扭。如UL2919、CAT.5、IEEE1394、DVI芯线及其它高发泡绝缘芯线。以下分几个方面叙述芯线绞合的工艺参数计算:
1.对绞: 对绞线的等效外径: D=1.65d或1.71d (软质用1.65d,硬质用1.71d),sometimes D=1.86d 复对绞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