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厂家批发价格高粘性冷拌混合料
-
¥550.00
BMH自耦冷交联修复剂施工准备
1、施工前进行原路面清洁干燥。
2、无尘土无沙泥现象,无明水和明显潮湿,喷洒应均匀无死角。
3、无漏洒及无积液,如有积液形成应尽快用滚刷或拖布进行清除。
4、雨天、大风不得施工,施工后四小时不可淋雨。
5、原路面进行封层后横向力系数会有一定的降低,四小时成型后基本恢复原数值。
6、如洒布车或封层车洒布完成立即清理喷头,防止阻塞。
2021年7月15日,新疆伊犁公路局那拉提公路分局采用新型BMH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在国道G 218线K422+200天山达坂段,进行了240㎡的下坡急转弯试验段铺设,铺设完毕立刻开放交通。该地段海拔3000米,地处雪线带,7月平均气温15℃,冬季低气温可达零下20℃。
据那拉提公路局介绍,该路段每天重型50吨-70吨车经过辆较多。公路路面损坏度较大,铺设好的路面需1个月~3个月重新修复铺设一次,为那拉提公路人带来了较多不便及较大的养护修建成本。
经过一年时间观测,历经了一个冻融期后(冬季低气温零下20℃),采用新型冷拌冷铺技术设过的路面完好无损,无车辙、无拥包、无裂纹。为那拉提公路人解决了三个月一修路的大问题。
2022年6月25日,泰安润杰的新型BMH冷拌冷铺技术,再次有幸参与到伊犁公路局那拉提分局国道G218线K416+800段艾肯达坂路段铺设。
据了解,此次施工路段摊铺面积为4500㎡,海拔2680米,6月平均气温15℃,冬季低温可达零下20°C。
本发明属道路铺面材料及其加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冷拌冷铺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冷拌冷铺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成型,还包括对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强度的评价,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评价和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稳定性能的评价.本发明涉及到的冷拌冷铺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是一种作为道路结构层的新型冷拌冷铺混合料,通过以上方法对新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评价,可得出相应的试验指标;该套方法分别从不同路用性能角度对混合料性能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全面的评价混合料性能,并给出了各种指标要求建议值,是一套切实有效的冷拌冷铺混合料评价方法.
目的研究紫外光及温度老化对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CMA)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CMA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对比分析,在紫外光老化方面,通过Verhulst生物模型建立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与紫外光老化时间的关系方程,提出紫外光老化速率评价指标,评价各项性能的紫外光老化速率;在温度老化方面,评价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得到提升,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降低;基于Verhulst生物模型的拟合方程相关系数R^(2)均在0.94以上.结论CMA的低温抗裂性能受紫外光老化影响大,水稳定性能受温度老化影响大;基于Verhulst生物模型的紫外老化拟合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可有效预测CMA在紫外光老化后的各项性能.
20世纪80年代,河北省沧州市公路局在交通量较大的保定—沧州公路干线河间公路站门口铺筑了1200m2的乳化型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试验段。同时,在海兴县张皮庄—辛集三级公路辛集修配厂门前铺筑了2100m2的乳化型废旧沥青混合料表面处治试验段。试验路经过2年行车考验,路面平整坚实,无推挤、油包,摩擦系数、纹理深度、渗透系数检测结果合格,为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机械化施工工艺提供了实践经验。
进入21世纪后,对于乳化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研究主要集中在强度形成机理、性能评价、性能改善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乳化型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增大。添加水泥可改善乳化型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但不利于低温抗裂性[7]。通常,推荐水泥用量为1.0%~1.5%。
沈阳建筑大学课题组对乳化型沥青混合料的不同击实方式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型沥青混合料需进行二次击实[8]。
2013年,北京建筑大学课题组开发了乳化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超薄磨耗层,并将其应用于内蒙古准兴重载高速公路。路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溶剂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
溶剂沥青是由基质沥青、溶剂以及添加剂组成的液态沥青,它主要利用溶剂对沥青各组分溶解能力的差异,选择性地溶解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组分,使黏稠沥青在常温或低温下处于液态。溶剂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是由溶剂沥青、矿料及添加剂在常温下拌合形成的,主要用于坑槽修补,其强度随着溶剂的挥发而增大[10]。
21世纪初,中国研制了多种溶剂型沥青,其主要组成材料为基质沥青、有机溶剂、还原剂等,主要用于路面坑槽修补。
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应用于农村公路的溶剂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并在重庆市荣昌县东南方的四级公路面层中应用。经长期观测发现,混合料强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在车辆的压实作用下,混合料的空隙率逐渐降低,整体路用性能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