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801,工业PLC
-
面议
在全集成自动化的基础上,我们可实施针对水工业特殊要度身定制的、具有集成性能的解决方案。VarSuv节能计算器为优化工厂的能源配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TIA具有面向系统的工程环境以及集成的通讯和诊断选项,因此,工厂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会从中受益。此外,西门子不断创新,确保您在工厂改造方面的投资安全性。
全集成自动化的优势:
安装和调试:在工厂范围内使用相同的通信标准(如 PROFIBUS 和PROFINET),将接口需求降至低,同时简化了安装与调试过程。即使是结构十分复杂的工厂,实现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银行办公
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凭借的计算机手段,进行组织协调、
指挥调度、监督调控、辅助决策,以提高银行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重视。
银行的各项业务和各类工作都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分开。因此,在金融电子化的进程中,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上,要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不能顾此失彼,畸重畸轻。银行办公自动化,应是业务处理、综合管理、通讯联接三位一体,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水力发电站
需要实施自动化的项目包括大坝监护、水库调度和电站运行三个方面。
1、大坝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计算分析、越限报警和提供维护方案等。
2、水库水文信息的自动监控系统:包括雨量和水文信息的自动收集、水库调度计划的制订,以及拦洪和蓄洪控制方案的选择等。
3、厂内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包括全厂机电运行设备的安全监测、发电机组的自动控制、优化运行和经济负荷分配、稳定监视和控制等。
供电系统
包括地区调度实时监控、变电站自动化和负荷控制三个方面。地区调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通常由小型或微型计算机组成,功能与中心调度的监控系统相仿,但稍简单。变电站自动化发展方向是无人值班,其远动装置采用微型机可编程序的方式。供电系统的负荷控制常采用工频或声频控制方式。
水库管理
水库管理系统是现代化水库的核心部分,是水库效能发挥的重要部分。洪水时水库闸门的操作是以不造成下游灾害为基础制定的操作规则。为了确保正确的信息流动,需把握和监视入库流量和工程状况,按实际情况来推测水库的运行,找出相应的对策方案。对于水库群,所有水库的状况及各个水库的情况都要予以考虑。
低水位运行时,分别确定蓄放流量。根据运行判断,实施泄流,并制定运行操作规程。为此收集降雨情况、水库入流、蓄水量、泄流量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入库流量的分析,如果发生洪水,应根据上游的降雨、河流水位、洪水到达时间来预测入库流量,根据预测入流及蓄水量来确定运行体制及水位回落的对策。预测放流时会得出多种结果,熟练的管理人员则可筛选出比较准确的结果。其次,进行蓄流泄流计划的确定。在控制所配置了迅速收集雨量、流量的观测设备,综合控制所的信息处理工作站可以完成入库流量预报、洪水检索、各个水库运行仿真等辅助主任技术者的功能。采用入库流量预测功能,能根据收集到的雨量、预测雨量、流量等,预报长6小时的上游产流量。采用洪水检索功能,能利用过去整理保管的洪水、降雨特性资料,检索类似降雨状况的洪水,预报将发生洪水的规模。洪水发生时要在短时间内利用水力学、水文资料、规则、经验等判断标准来做出决策和调度方案。为此,引进了水库管理系统,以便迅速对各要素进行整理和计算处理。水库管理自动化系统将经验丰富工作者的技术通过系统进行了
1、硬件特点
1)采用分散控制方式,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2)各控制盘内装有处理器(CPU),可维持稳定的系统运营;
3)通过自检功能,易于保养和管理,且所有机件为插入式模组,发生故障时可轻易的换装;
4)具有20A自锁继电器,具有自锁功能,该继电器在动作时才消耗电能,其余时间不消耗电能,对突然停电可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5)可在中央监控中心与现场控制盘之间上载或下载程序,且必要时,亦可通过网络电脑在现场直接修改程序;
6)以其的兼容性,可组合系统的多种网络;
7)具有立操作功能并适合于多种用途的DDC功能,实现与其他系统的联动控制;
8)采用了可与IBS网络(Windows/TCP/IP Protocol)直接联动的Windows软件。
概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 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功能的综合是其区别于常规变电站的大特点,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以数据通讯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