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镇从事厂房办公室设计装修价格实惠,厂房办公室装修
-
¥99.00
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管线预埋质量直接影响着安装工程的总体质量和建筑的使用功能,做好水电安装管线预埋的技术控制就应从设计入手,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安装问题,是抓好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建筑工程内部管线综合设计原则
1管线工程综合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建筑内部管线综合设计阶段,各种工程管线具有各自的工艺布置要求,当出现相互交叉挤占同一空间的问题时,应按照相互协调、布置得当的原则处理。管线工程综合设计的一般原则如下:
(1)先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遇管线交叉时,应小管避让大管,这是因为小管所占空间较小,造价相对较低且易于安装的缘故。
(2)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压力流管道(包括给水管道、消防栓管道、走廊喷水灭火管道、热水管道,空调水管等)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介质克服沿程阻力,沿一定方向流动,压力流管道区别于重力流管道的主要特征是可以爬升。重力流管道(包括污水、废水、雨水、空调冷凝水等管道)内介质仅受重力作用,由高往低流,其主要特征是有坡度要求,且排放水流杂质多,容易堵塞,因此要求水平管线短,避免过多转弯,以建筑空问及排水畅通。管线交叉时,应将重力流管道对标高的要求作为首要条件给予满足。
(3)冷水管避让热水管,因热水管往往须要保温且造价较高。电缆(含动力、控制、通信等)桥架与输送液体的管道宜分开布置,或将其布置在上方,以免管道渗漏时损坏电缆。如在一起敷设,电缆应采取设套管等保护措施。附件少的管道避让附件多的管道。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维护及更换管件。可弯曲管避让不可弯曲管。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垂直方向布置时,一般是:线槽或电缆在上,水管在下;热水管在上,冷水管在下;风管在上,水管在下。尽可能使管线呈直线,相互平行不交叉,便于安装维修,降低工程造价。
无尘车间怎么做风管安装
风管吊架制作,安装
1) 无尘车间吊架安装前应对风管安装位置进行系统测量确认,建筑轴线和50线作为基准线,据以确定标高和风管中心线,并根据风管标高及允许间距确定吊架的吊点位置。注意风管的标高应以土建的实测值标高为基准。
2) 支吊应牢固地固定在梁、柱或其他结构物上,横担在长度方向应保持水平。风管支架、吊架验收符合GB50243-2002第6.3.4节的要求。
3) 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等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
4) 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有2个固。
5) 风管支吊架宜按国家标准图集与规范选用强度和刚度相适应的形式和规格。对于直径和边长大于2500mm的超宽、超重等特殊风管的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
6) 支吊架不宜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几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7) 当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20m时,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每个系统不应少于一个。
8) 吊架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吊杆应平直,螺纹完整、光洁。安装后各副支吊架的受力应均匀,无明显变形。
9) 抱箍支架,折角应平直,抱箍应紧贴并箍紧风管。安装在支架上的圆形风管应设托座和抱箍,其圆弧应均匀,且与风管外径相一致。
10) 玻璃钢风管垂直安装,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
11) 吊杆拼接如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吊杆直径的六倍,并应在两侧焊接。其后进行防腐处理。
12) 无尘车间风管安装准备采用风管预组、手拉葫芦吊装方法安装。风管预组不能过长,以免吊装时风管变形。
土建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审计的,掌握工程量的计算对于造价入门大有裨益。
工程量分为墙体、门窗、过梁、阳台、挑檐、雨蓬、柱子、梁等八个方面,土木工程网详细整理了这八个方面的计算范围、公式、难点及注意事项
1、墙体计算方法
1、墙体工程量
砖基础与墙身的划分,以首层设计室内地坪为界,设计室内地坪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如墙身与基础为两种不同材质时,按材质不同处为分界线。
(1)墙体体积:砼墙;砖墙
(2)砼墙模板
(3)砼墙高度超过3.6m增价
(4)内外脚手架
2、墙体工程量计算方法
(1)墙体体积=长×宽×高—门窗洞口体积—墙内过梁—墙内柱—墙内梁等。
①实心砖墙、空心砖墙及石墙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梁、圈梁、挑梁、过梁及凹进墙内的壁龛、管槽、暖气槽、消火栓箱所占体积。
不扣除梁头、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沿缘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及单个面积0.3㎡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凸出墙面的腰线、挑檐、压顶、窗台线、虎头砖、门窗套的体积亦不增加,凸出墙面的砖垛并入墙体积内。
a墙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计算。
b墙高度:
i外墙:斜(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300mm,出檐宽度超过600mm时按实砌高度计算;平屋面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
ii内墙:位于屋架下弦者,算至屋架下弦底;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者算至楼板顶;有框架梁时算至梁底。
iii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iv内、外山墙: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v围墙:高度算至压顶下表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围墙柱并入围墙体积内。
②现浇混凝土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