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培明油画现金收购,古画在线鉴定
-
面议
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绘画的起源也就像中国的历史一样令人捉摸不透。从石器时代仅在山体、陶瓷器皿上作画到先秦时期的祥瑞图像;从汉代帛画到隋唐那些山水画开始发展;从五代两宋明清山水花鸟画作蓬勃发展到近现代各类型画作崛起。中国无数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终于中国绘画有了今天的成就。中国名画作为中国美术史的丰碑,是华夏文明的巨著,承载了古老东方民族的艺术气质,用极其美妙的形式记录了五千年悠久历史和锦绣河山。
作者 顾闳中,约910年生,980年逝世,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工画人物,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描摹神情意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卷,绘写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该画构图严谨,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在技巧和风格上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五代人物画的风貌,堪称中国画史上的名作。
富春山居图
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常熟(今属江苏)人。擅长画山水,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原系浙西廉访司一名书吏,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被诬入狱。出狱后“大痴”,从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他学画生涯起步较晚。然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绘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丘万壑,奇谲深妙。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在中国前温家宝先生的决定下,《富春山居图》2011年6月在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