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文登区室内庭院鱼池假山
-
¥260.00
小区入口节点标识用山石瀑布来表现,更能体现生态家园的主题。红褐色的假山石,产生一种热带地域风情的美感,在景观设计中应多推敲和尝试不同材质。雕塑感非常强的园区大门,红褐色鲜明夺目,配以从高处跌落的瀑布尤为壮观,留给游客深刻的印象。
将两种或者更多种颜色相同的观花植物栽种在一起时,要通过株型和叶形上的差异来确保组合的景观效果。将浅粉色的不同草花植物栽种一起,营造较强烈的粉色浪漫氛围。当然,两种草花花朵的形状还是有较大的差别——这一差别成为该组合的一个亮点。
在园林假山的造型布局中,山石皴纹、群峰位置、植物点缀、小品配置等,都要做到疏密有致。通常,园林假山的主峰一带是密处,山石布置得密,树木栽植得密;而在配峰部分相对较稀疏。讲究开合在园林假山的艺术造型中,开是起势,合是收尾。立峰是开,坡脚是合;近山是开,远山是合。
前人在论述传统园林中如何置石,及景石与植物的配置关系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讨。然而在为广大市民提供游憩、休闲的南亚热带城市公园中,如何根据景石纹理、质地、颜色等特点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以充分发挥各造景要素在景观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则甚少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广州的公园景石与植物配置情况的调查和总结,希望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日后的植物造景研究,尤其是在景石与植物配置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除与植物相配置以外,景石往往还会与亭、桥、粉墙等园林建筑相结合,来展现古典园林的韵味。广州的公园内的太湖石多呈灰白色,因而为了彰显其淡雅之美,配置于太湖石周围的植物的颜色以绿色居多。作为孤赏石,太湖石周围多配植草本植物,如文殊兰+蜘蛛兰+肾蕨+沿阶草。而置于道路旁边的太湖石,为了打破单调,常采用乔-灌-草的配置模式,如凤凰木-散尾葵-孔雀竹芋+金叶假连翘。在公园的中国古典式小庭院内,太湖石旁多采用乔-灌-草的配植模式,如在漏窗粉墙前配置佛肚竹-细棕竹-叶兰+沿阶草。因此,太湖石与小型的竹类植物、棕竹、一叶兰、肾蕨、沿阶草等相配置,不仅能很好地展现太湖石的典雅之美,也能营造出清新、自然、优雅的环境。
黄蜡石呈润黄色,石质润泽光滑如同打蜡,因此得名,亦为园林四大名石之一。黄蜡石具有湿、润、密、透、凝、腻等六个特点,其主“色相”黄色也是其成为名贵观赏石的重要因素。黄蜡石数量众多,是为常见的一种景石。它常被特置于公园门口、散置于园路旁、草地中或置于小庭院内。此外,黄蜡石在公园内与水、植物组合造景也十分常见。当黄蜡石特置于公园或景点入口,作为题名石时,其四周通常会配植植株低矮、体量较小的植物,如肾蕨及何氏凤仙、一串红、四季秋海棠等草花。在园路旁、庭园或草地中,体型较小的景石常三两成群地散置,此时会采用乔-灌-草的配植模式,如白兰-黄金榕-花叶良姜+肾蕨,小叶榕-南天竹-孔雀菊+肾蕨+假银丝马尾。在水景园中,黄蜡石亦可置于水景瀑布中,周围配植橡胶榕、垂叶榕、春羽等;或散置于溪流的岸旁,周围配置喜湿的草本植物,如孔雀竹芋、春羽、风车草等,使景观自然和谐。据调查,由于花叶良姜的颜色、质感与黄蜡石润黄色的色泽极为和谐相配,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园景石造景中。